“哎呀,我家孩子,比周围孩子矮一大截儿。”
“那个孩子好健谈啊,我家孩子还一个词一个词地往外蹦呢。”
“又抢小伙伴的玩具了,哎呀,这样下去会没人愿和他玩了吧。”
一旦开始带孩子,烦恼便会不断出现。“哎!这样没事儿吧?”像这样不知道会在心里思虑多少次。但是,孩子的个性各不相同。大家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呈现出不同的成长速度,也是理所当然的。
妈妈们处于“育儿进行时”可能无法体会到,孩子们并非一成不变的。他们不仅仅是学会了很多事情,他的性格、角色等也在发生变化。
所以,只着眼于孩子现状而过于担忧的话,是不是有些杞人忧天?比如,在孩子们的“社会”里,在3岁左右时,一般会产生一位“首领”,通常是个子高、善言辞、力量大——总之,“成长早的孩子”更容易当选。
如何应对首领,孩子们的做法也各不相同。有不服的,有想与他竞争的,有老老实实听从的,也有避而远之的……
就像大人们一样,形形色色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构成了社会。
然而,到了5岁左右,其他孩子也开始发育。孩子之间的成长差距逐渐缩小,各自擅长的本领也逐渐展现,首领的优势便不再突显。
身材矮小,但极其能言善辩的孩子开始出现;心灵手巧,擅长画画的孩子脱颖而出;之前温顺老实的孩子,也可以勇敢坚定地说出“住手”……
于是,首领的位置变得不那么牢固,不断出现被自己之前“小跟班”超过的情况。等到幼儿园毕业时,就不存在明显的“首领”了。届届如是,很是有趣。
成长,并不断变化,这就是孩子。曾经蛮横无理,之后却变得规规矩矩;曾经拘谨缄默,之后却成为领导型人物;幼儿时期不好好吃饭、个子矮小、性格温和,妈妈担心焦虑。最后,身高超过一米八,成了勇猛的橄榄球选手……
即使你认为“这孩子就是这种性格吧”,但到底如何不能妄下结论。
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在不断变化着,之后离开幼儿园,成为中学生、高中生、长大成人参加同学聚会时,让老师同学们们大吃一惊的情况非常常见。所以,不要只关注此刻这一瞬间,认为事态严重,产生“孩子这样哪行啊……”的焦虑感,孩子将来会怎样,我们并不知晓。
因为孩子有属于自己的成长速度,所以让我们以长远的眼光去看待和守护孩子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