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年11月02日 癸卯年 九月十九 星期四
备注:Day717
阅读时长:35分钟
书名:《汉兴---从吕后到汉文帝》之《长沙国里寻故旧》
作者:李开元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出版社
名言佳句:古代世界,地广人稀,人口之多寡,是国力强弱之标志,汉代封君建国,不以土地,而以人口户数为标准,就是这个道理。以此标准衡量,偌大的长沙国,不过一人口少国力弱的僻远穷国而已。然而,正因为此,吴氏长沙国,能够延续五代,国祚近五十年,躲过了异姓诸侯王被一一消灭的命运。
内容:我与长沙国结缘,始于马王堆汉墓。吴氏长沙王的墓葬,多在湘江西岸的浅丘地区,天马山和威嘉湖一带,最是集中,探明有八座王陵。其中,咸嘉湖地区的三座已经发掘。
自1992年初访长沙以来,轪(dài)侯利苍一直盘桓在我心中,如何穿透时间的阻隔,找到利苍的踪迹,为马王堆树碑,为轪侯家立传,成了我的心结。
利苍一族,本是楚国的王族,后来被分封到利这个地方,用利作为姓氏,成为利氏一族的先祖。去攸县,寻利乡,考察湘赣边境,寻找利苍一族踪迹,是促使我这次再来湖南的最大心愿。
远离县城,地处罗宵山西麓,有受封的楚国贵族,有当地的越人土著,已经融合多年,自成一体。秦人晚到,尚法强硬,遭到楚人越人的联合反抗。失败的叛军,携带武器逃入山中,成为武装的盗贼集团。天下大乱,他们走出山中,前往鄱阳湖畔。
这一番景象,只要加上简牍史书上留下的人名:领兵镇压利乡之乱的秦做县令史义和令史䦈(zuǒ) 参与审理利乡之乱案件的秦攸县令媱和县丞魁,发动利乡之乱的利苍,在鄱阳湖中为盗的英布,以及深得江湖民心的秦番阳县令吴芮......一幅秦楚汉之际湘赣地区的历史画面就复活跃动起来。番阳城头竖起的反旗,鄱阳湖中驶出的贼船,罗霄山中走出的盗匪,来自闽浙山地的越蛮,汇聚成滔滔洪流,成为南楚地区复楚反秦的主力。
在湘赣边境的晓塘楚越古城,依稀寻得到轪侯利苍的故乡,仿佛见到利乡叛乱的镜影。听到友人讲述山地的民风习俗,至今狠勇好斗,重义轻法时,不由得感慨时间有停滞,历史有凝固,浓缩到此时此地,竟然是从古至今,绵延不断。惊叹之余,诚然信哉!
启示:听着《浮光》看着这些有关几千年前一个个鲜活的人名,遥想出土的国宝级文物,长沙马王堆汉墓没有揭开的秘密仍然牵动着现代人研究的热情与好奇。
也正是因为当时国弱人少,遗址远离现代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在时间的长河中变化慢,改变小,故能保留古风旧貌。
在作者行至晓塘楚越古城时,听到友人讲述当地民风习俗时,震惊的是原来人类基因中一些无法改变的被很好地继承下来,这也让后人能从这些蛛丝蚂迹中窥见利氏后代子孙的风采卓然。
“在人类长期的进化中过于强壮并不是人类进化的一个必然,相反,过于强壮还有一些缺点。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过于强壮浪费能量。
而在能量匮乏的古代,这完全是一种资源浪费。所以,在能量匮乏的情况下,肌肉过大肯定对生命进化不利。”—《锻炼》作者:【美】丹尼尔·利伯曼
可以想见,以长沙国这样的弱国,之所以能延续五代,国祚几十年,跟进化也不无相关。势必要保存下来更有利于生存的基因,淘汰掉一些不利存活的因素。
人是最大的变数,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细胞的智慧就在于它能精准识别那些强悍且生命力旺盛的物质并且让它绵延不绝。
本文名词:
䦈jiē ㄐㄧㄝ同“嗟”。叹息。《玉篇•長部》:“䦈,今作嗟,憂歎也。或作。䦈,古文。”
山名。《集韻•麻韻》:“䦈,山名。在東海。”
䦈zuǒ ㄗㄨㄛˇ丘名。《集韻•哿韻》:“䦈,丘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