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知识付费早有了,没付给你那种知识而已

为知识付费早有了,没付给你那种知识而已

作者: 拆书家Andy | 来源:发表于2016-10-23 15:11 被阅读143次

最近连续接了几单在行,做完之后总在反思:为什么他们要来约我?我能带给他们什么?如果我想涨到更高的价位,我该怎么做?

为了搞清楚这些问题,我去知乎找了很多咨询师的回答,从中归纳他们的工作方式、思维习惯后我发现:其实为知识付费早就有了,只是付给哪种知识,当真是有区别的。

1. 为什么要找咨询师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为什么要找咨询师?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答:有问题要解决。

那为什么不能自己解决呢?主要有这么两个原因:

第一,自己不懂,不知从何下手或从头学太慢。就像我们进入一个新领域,如果所有的技能都靠直接经验积累,亲自做过才知道,这个过程太耗时。而更多时候即使进入,我们也并不知道从何下手。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倾向于,先被师父领进门,再去做个人修行。

第二,现有效率低。现行方法对达成目标不够直接,想革新又找不到新方法,借鉴一下其他家的经验,可以提升时间效率和经济效率。

所以你会发现,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一般都是在变革期找咨询师,而不是稳定期。比如企业战略调整,比如个人跳槽。他们寻求的帮助也很简单:带我解决问题,并且有效率的解决。

这时获得的帮助,比自己上下求索等待灵感光顾,成本要低得多,所以个人或者企业愿意为此付费。

这算不算为知识付费?

2. 你的知识值多少钱,在于你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别人达成这两个目标

用户为我们的知识付费,取决于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他达成这两个目标。能帮他有效率的解决问题,必然收益最高;能帮他解决但效率不高,价值就低一些;帮别人解决不了什么问题,那就没什么价值了;如果你非但不能帮到,还降低了别人现有的效率,那就真心不值钱了。‘’

你说最后一种情况怎么可能呢?有些时候还真是一手给别人添乱,一手希望别人给自己付费,牌子就是这么砸的。

3. 不同层面的知识,价值不同

我们把知识按照内容形式分分层,知识可以带来怎样的价值就明晰了。

A. 我看到有个东西还不错,讲给你听

在这一层时,我们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做内容,描述下这个内容是什么,告诉用户我自己从这些内容里得到了什么帮助,有什么感受。这种输出只能叫做个人经验分享,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概率很小。所以这个层面的分享,没太大可能让用户买单,有人听就已经很给面子了。

B. 告诉你一个方法,也许能解决某个问题

我们在这个层面开始关注方法,也开始关注解决问题,不过仍旧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基于该方法在自己身上应用的成功经验,推介方法。此时我们仍然是在讲自己,至于方法是否别人能应用出来,进而解决问题,提升效率,无从知晓。对用户来说,仍旧没什么价值。

C. 我带着你做一下这个方法,你试试能否解决问题

从这个层面开始,我们有了一些用户意识,开始关注这个方法对用户的价值。虽然这一个方法能帮他解决那个问题的概率不高,但总是带着用户做了一次尝试,比上面两个层面更接近目标,稍稍有了一些价值。

然而尝试新方法总需要时间精力,会降低现有效率。所以上文说的,可能问题没解决,还降低了现有效率,就是这种情况。

D. 对这个问题,我收集了100种方法,总能试出一个有效的

从这个层面开始,我们对解决问题的信心就越来越强了。以前一个问题一个解法命中率低,现在我有100种方法,咱们可以一个一个尝试,最终总能找到一个有效的吧。这个过程虽然没帮你提升效率,但至少问题可以解决了。

E. 我不但收集了100种方法,还摸索出了一套根据用户情况选方法的逻辑

当我们能知道哪种方法可能适合哪一种人,可以根据用户特点更准确的选择手法时,我们便可以帮用户有效率的解决问题了。

到了这个层次,我们才第一次同时解决了两个问题。

F. 我从这100个方法中提炼出了一个模式,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创造个性化的方法

多次使用这些方法,我们逐渐练就了火眼金睛,能提炼出方法背后的本质——核心变量和模式了。此时我们和方法之间建立了某种灵感的连接,可以根据方法的本质,灵活的设计出满足用户需求的、最有效、最个性化的方法。

这时候我们不但能高效的帮别人解决问题,我们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效率也得到了质的提升。单位时间内我们可以帮到更多人。这时候我们的价值再次提升,进入高价阶段。

G. 识别出问题背后的问题,给出更深层次的解决方案

用户提出的问题,有些时候并不是他真正的问题,只是一个表象。或者他没有意识到最根本的问题,或者想刻意掩饰它。如果我们能识别出这些问题,在得到对方信任后指出并引导他解决这些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的段位自然更高,所得到的回报也更大。

不同层次的知识输出,对用户满足“高效解决问题”这个需求的价值不同,用户的付费意愿也不会相同。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F和G层的时薪,再依次倒推,便知道每个层次的价值了。

很多时候我们手上在做着前两层次的事,却希望得到后两层次的回报;得不到的时候就抱怨用户的付费意愿低,这就有些没有道理了。

如果硬要这样销售自己,即便卖出去了,剩下的也只会是砸牌子了。

商家很精明,用户也不是傻子。

4. 一点澄清

需要澄清的是,我想说的并不是,一味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对方想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

而是说,我们自己擅长的东西,怎样对接上用户的需求,让我们的需求和用户的需求相互关联。

这样交换层次越深,我们的价值和回报才会越高。

相关文章

  • 为知识付费早有了,没付给你那种知识而已

    最近连续接了几单在行,做完之后总在反思:为什么他们要来约我?我能带给他们什么?如果我想涨到更高的价位,我该怎么做?...

  • 001:知识付费是个什么东西?

    你会为知识买单吗? 废话,我们从小到大就在上学为知识买单。 所以早有了知识付费。 只是我们并没有真正提出过知识付费...

  • 知识付费的那种

    最近机缘巧合知道到了一个写作平台叫007不写就出局,还有在职业发展讲座上听讲师推荐了一个APP叫得到。在朋友圈还有...

  • 12-15整理

    知识付费 知识付费转变为知识服务(为用户想要实现的目标提供充足的支持型服务) 知识付费和知识服务的区别: 知识付费...

  • 《果聊:给你讲个笑话,我在学习知识付费》

    《果聊:给你讲个笑话,我在学习知识付费》 题目到海报,层层递进,题目出现了“知识付费”的字眼,而海报就延展到“知识...

  • 知识付费大爆炸

    知识付费,这个词一点也不新鲜,很多人现在可能正在付费或者传授知识中。知识付费为拥有知识的人变现提供了渠道,but,...

  • 打造一款知识付费爆款课程的5个方法?(附原创课程内容)

    知识付费是风口。 付费文章、付费音频、付费视频、付费课程,只要付费,什么知识都能教给你,有教读书的,有教赚钱的,有...

  • 为知识付费

    从四年级暑假开始到初二暑假,陆陆续续上过些课外班,学过奥数,上过英语,上得不多,也花过点钱。后来上了高中没了时间,...

  • 为知识付费

    2018.4.23-4.28 越是想着改变,就越觉得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于是,疯狂学习补充知识。 1.喜马拉雅会员...

  • 为知识付费

    书: 从小节省,除了买书。 父亲爱写作,觉得书是精神财富,所以从来买书绝不手软,一本经典的好书是可以传家的。 对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知识付费早有了,没付给你那种知识而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bkk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