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好文学习
长安何须三万里

长安何须三万里

作者: 晓东_2853 | 来源:发表于2023-08-10 15:02 被阅读0次

最近一部《长安三万里》电影火遍网络,美轮美奂的盛世长安,让人如痴如醉,在那群星璀璨的年代,有谪仙李白,有诗圣杜甫,有帅气多才的王维,有飒沓如流星的高适,数十位“顶流”诗人的群像,让人徜徉在大唐风华里。电影从高适的视角切入,李白与高适,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中年的壮志难酬,再到暮年各自跌宕起伏的人生境遇,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的交错。李白出世入世,为了一展胸中所学;高适一生坚定,胸怀家国天下,最终大器晚成。可以说这是一部关于理想与现实的故事,这是一场天赋与努力的较量,这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这是一幅徐徐展开的绚烂画卷,这里有烟花三月的扬州,江城五月的黄鹤楼,八月飞雪的大漠边塞。这里更有长安街头琳琅满目的店铺、不夜城绚丽的花灯;有月下的小桥流水、歌姬的动人舞蹈;有大漠边塞的金戈铁马、对酒当歌的人生豪迈。这是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我们不禁为这样的盛唐气象喝彩。如今我们身处最好的时代,施展才华的舞台无比广阔,我们更应该做那大鹏。乘风而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这是一种亘古不变的家国情怀。千百年来,变换的是时空,沉淀的是岁月,不变的是那刻进骨子里的家国情怀。那些诗人们胸怀报国之志,一生只做一件事——赶赴长安,为国出力。那三万里不是诗歌之路,而是爱国之路,是无数赤子们铺就的信仰之路。他们可能性格迥异、命运多舛,却个个心怀家国天下、黎民苍生的深沉责任。高适以平战乱、救万民的功绩,进封渤海县侯,令世人称赞。《旧唐书》评价高适,“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高)适而已”。只有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才能找准人生方向。

这是一种一以贯之的民族精神。“诗在,书在,长安就在”,正是这种兼容并蓄、自由、奔放,敢于追梦,永不言弃的民族精神指引我们前进。青年人要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豪情壮志,才华抱负;要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埋头苦练、增长本领;要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豁达。我们要始终保持埋头干事的韧劲和抬头看路的清醒。

相关文章

  • 无标题文章

    但见初雪入长安,何须忆江南...

  • 红尘

    红尘千里 何须为之醉酒三宿? 红尘万里 何须为之迷惘顿挫? 世界之大 何去何从? 看破红尘 美丽自芳一方 年少何在...

  • 看长安三万里

    看《长安三万里》,看完发现也挺喜欢。幸亏这是一部动画片,因为李白这个角色实在难演,我想了许多个优秀的男演员没有一个...

  • 危安檀溪驾 得失塞翁马 奋蹄何须策 看尽长安花

  • 长安十二时辰教你用场景法提升故事影响力

    天宝三载,元月十四日,巳正。 长安,长安县,西市。 春寒料峭,阳光灿然。此时的长安城上空万里无云,今日应该是个好天...

  • 2019-02-16

    忽兴致起,作十六字令。 寒! 秋怏昏鸦远长安。 何须怨, 只道劲风湍。

  • 金戈铁马入长安

    金戈铁马入长安, 男儿哪管陈尸还。 庙堂高垒筑血汗, 男儿何须谄媚欢。 三尺铁骨天地满, 君子一怒震宇寰。 鸿鹄怎...

  • 七绝·赠长安旧人兄兼贺海棠社二周年庆

    成赋何须六百天,半城烟柳折三千。 怀春只在秋深处,莫负长安夜不眠。

  • 勿念恋

    何须叹影伤自怜,我自芳华耀长安。他日庭前马上,黄沙碎石,浪急流湍,在与君携手相伴。

  • 隐入山中百花新

    心中自有一轮月,何须江湖酒肉林。 打马远离长安路,隐入山中百花新。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安何须三万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bkz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