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过程需要父母陪伴、老师教诲,这是学校教育成长阶段,那到了社会、职场,情况也差不多。
你看很多运动员获奖之后都是无比感激教练的。
为什么需要陪伴和教练呢?因为知识、能力不足时,就需要老师或者教练的灌输,倦怠的时候需要引导和鼓励。
但是,很多人出了社会或进了职场,没有正儿八经的老师、教练,怎么办?
这就需要小圈子,或者说小社群,联系紧密,甚至可以关起门来聊一些事的一小群人。
非常有幸,我刚好有这样的一个小群里。
马上一年了,我在这个小群里收获了什么呢?
1、看得见的进步
之前我想的东西,写的东西很散,最近写下来的思考、感悟有了方向,至少不是散点,已经能连成线了;写出去的文章应该也可以看了。
2、陪伴、鼓励的成长氛围
上面我也聊了,成长过程需要陪伴,但是出到社会就没有正儿八经的老师、教练了,还好有这个小圈子,有一群热爱学习不断追求上进的朋友,我们相互的陪伴、鼓励,相互成就,让成长和进步显得充实可感。
3、知识的吸收和内化
我们群里有浙大的老师,有从医多年的医生,有开咨询室的心理辅导师,有衣服搭配达人,有电脑、手机软硬件高手,当然也有自称小白的群友,每个人在某一领域提出的,或者从某个角度提出的观点,都能让大家震撼。
比如萱颜公子分享演讲、思维导图的知识技巧,庆中提到手机内存可以升级更换,浙大的胡柚老师聊到像探照灯一样控制自己的注意力,等等,这些新的、实用的、经验总结式的知识,最能吸引人。
当然,通过交流、反馈,发现分享以上知识、经验的人,他的收获也非常大,因为分享、输出(还有实践)是更好的内化过程。
一年来,我更多的是对知识的学习和吸收,但是,参加那么多场次的交流会,还有每日的写作,也算是实操和输出,同样内化了很多的知识。不然也不会有这么明显的进步。
4、实操的环境
还想说一点,人需要即时的反馈,在这里,打卡有人点赞、评论,每周有交流会,群里冒泡也热心的回应,写作、交流分享、评论、互动,都可以当做实操、实践,这个小社群就提供了这样一个绝好的环境。
求同存异,不同的是行业、成长阶段、当下关注点,同的是渴望学习、成长进步的心,因为圈子小,可以像家人朋友那样照顾得到,当然我们只涉及学习和成长进步这方面。
如果你渴望学习成长,也想有一个内化、实操的环境,欢迎加入我们的社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