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注:标黄色C位毋庸置疑肯定是凶手,红色阿拉伯数字-岛上人员实际死亡顺序
友情提醒:下图涉及大量剧透,未爬完坑者慎入
呕心沥血《无人生还》关系图写在前面,笔者看的版本是新星出版社2013年7月ISBN 9787513312929的电子书,如有阅读其他版本发现人名译名不一致的情况,还请大家自己花点时间核对一下,谢谢。
《无人生还》是笔者读的阿加莎的第二本书,上一本毫无疑问必须是《东方快车谋杀案》,在此就以对两本书的感受为切入点,跟大家分享一下《无人生还》的读后感。
不知道这是否是阿加莎作品的一贯风格,但就我看过的两部而言,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作品前几章所有相关人物就全部出场,人物信息一次全部加载,导致强迫症的我不得不掏出一张二次纸做好笔记后才能接着往下读,否则就会进入一个一直回看的状态。西方人的人名通常都是教名·中间名·姓氏的构成,译本作品中可能前面提到一个人只称呼教名,2章后提到同一个人却只称呼姓,给人一种“咦,又有一个新人物出场了”的错觉,众所周知,侦探小说中人物角色是至关重要的,搞错一个人物可能就完全理不清后面的故事线了。因此,这里特别想给广大侦探小说翻译工作者提一个建议:翻译侦探小说,还希望能做到同一人物前后称呼一致呀。
不知是好运使然亦或是作者有意为之,笔者前后看的两本就是《东方快车谋杀案》和《无人生还》,而这两本书有一个极其有意思的地方:一个全在杀人,一个全在被杀。快,仔细想想,是不是这样——东方快车上除了被杀的雷切特先生,剩下的12个人全是凶手,严格来讲,雷切特本身也是凶手(阿姆斯特朗绑架案);而士兵岛上真正是应了“无人生还”这个书名,每一个人都死了,也包括凶手自己(瓦格雷夫法官)。两部作品的发表时间相隔了5年,对于是否真的是阿婆的巧妙构思才带给了我们如此美妙的阅读体验,可能要待后续有时间笔者再慢慢去探究,现下就暂且当做这是天降的机缘吧。
没有侦探,同样可以写出来很引人入胜的侦探小说。说起侦探小说,总离不开那些深入人心的名侦探形象,不管是阿加莎自己笔下的赫尔克里·波洛,还是东野圭吾笔下的加贺恭一郎、汤川学,亦或是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与华生,甚至是江户川乱步作品中的柯南和毛利小五郎,每一个都牢牢立住了自己的flag——提到小胡子、自恋就想到波洛,出现孤僻、冷漠就知道是福尔摩斯......也正是因为这些形象如此鲜明,恍惚中仿佛给人一种感觉“无侦探,不成侦探小说”的感觉,但《无人生还》却给了恍惚中的我们重重一击,谁说侦探小说一定要有侦探!整本书只在最后关头苏格兰场的人跑出来打了一下酱油,剩下的全靠凶手和被害人自编、自导、自演,如果没有最后的漂流瓶,有多少人能猜出来总PD其实是瓦格雷夫法官,反正笔者是没猜到,还在努力斟酌到底是雨果·汉密尔顿还是弗雷德·纳拉科特。所以,侦探小说里有没有侦探角色好像也不是那么重要,关键是要有一个能带我们串起整个故事的角色就可以了。
基于小说本身的内容聊完了,下面要跟大家聊点书上没有的内容,以下是扩充知识点,请同学们注意做好笔记哦。
首先必须提到一个概念——心流(Mental flow)。最近笔者一直在进行阅读方法学习和实践,多本讲阅读方法的书都会提到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就是心流。心流最早由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是一种某者在专注进行某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处于心流中的人,投入而忘我,甚至丧失了对自我意识、感官、乃至周围的时空的觉察力。简单粗暴一点来理解,可能就是当我们从一件事儿上回过神的时候发现“哇塞,居然已经过了这么长时间吗,我怎么完全没有感觉”的状态,理想的表现应该发生在阅读、写作、学习的过程中,但不幸的是现代人的临床表现可能更多出现在打游戏、看网文、刷综艺...的时候。两者的区别在于,当我们从前者的心流状态脱离出来后,通常内心会有特别充实的满足感;后者的话,视个人自律情况,有些人同样也会表现为充实的满足感,但另外一些人可能有完全相反的表现,极度空虚。这里我们就不去妄议哪种状态好,哪种状态不好,毕竟每个人对于“自我幸福感”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
笔者在读《无人生还》(包括画开篇那张图)的时候就进入了心流状态,印象比较深刻的上次进入心流状态的时间还是在读《白夜行》的时候,由此可见,本人是真的很喜欢侦探推理小说。通常情况下,我们对自己读一本书所花费的时间都会有所感知,但上面两本书,笔者却完全不记得自己花了多长时间去读,内心中对于时间的感知就只有“很短”这个模糊的印象,这就是心流状态下的高效导向。
心流通道-图片来源于网络还有另一个不得不提到的概念——六度空间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兰姆(Stanley Milgram,1933-1984)想要描绘一个连结人与社区的人际连系网。做过一次连锁信实验,结果发现了“六度分隔”现象。简单地说:“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五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五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当开篇那张图画到一半,每个人的信息都还是零零散散的散落在画布各处的时候,笔者就觉得绝存在一些隐藏关系可以把这些人联系到一起,最后,果不其然,漂流瓶中的自述对所有的不合理做出了看似最合理的解释。
当开篇图画完的瞬间,蹦入脑海的第一个词就是“六度理论”,且看下面这张网上找到的对六度理论的图解,再重新翻回顶部看一眼《无人生还》的关系图,是不是就理解了。甚至再稍微深入一点点思考一下,老法官是整个事件的总策划、总PD是多么的合情合理啊,必须是他啊。作为法官的职业特性,让他得以接触到安东尼·马斯顿的案子、知道有莫里斯这个家伙的存在、了解布洛尔警探的人设;作为一个年迈的老人,通过他身边的医生和护士,听说了罗杰斯夫妇和阿姆斯特朗医生的故事;作为高阶层社会人士,才能自由进出俱乐部,听到两个老兵的闲聊......由果推因就会蓦然发现,只有把法官放在C位才是最合理的,因为他拥有广泛的弱连接,且他的社会职务更容易取得他人的信任和倾诉,也只有他才能把被作为目标的这一人人聚集到一起。可能有些读者会觉得最后这个自白无比地牵强,但如果尝试把其他9个人中的任何一个换做总策划去解释呢,会不会觉得更牵强?
六度理论-图片来源于网络提到侦探/推理/悬疑小说,总不免谈到人性,笔者也不能免俗,就让我们以心理学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实验来作为结尾的前奏——没错,你可能猜到了,我们要说的正是斯坦福监狱实验。1971年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主导的斯坦福大学的监狱实验,主要研究了社会现状对人行为的影响。研究人员在斯坦福心理学系地下室改造成一个模拟监狱,选择了24个(无犯罪记录,均精神健康)本科生来分饰狱警和囚犯,然后利用隐形摄像机观察囚犯(需24小时呆在牢房中)和狱警(八小时轮班制)的行为。最终因为“狱警”的虐待行为,本打算持续两周的实验,不得不在第六天就提前宣告结束。突然被赋予执法者角色(狱警)的普通人(扮演狱警的被试者)尚且做出了如此令人震惊的表现,将人性恶的一面暴露无遗;何况是本就久居审判者高位,且早就自我认知到内心黑暗一面的瓦格雷夫法官,尤其在此基础上还叠加了一个他命不久矣的背景,可以说他的犯罪手法虽然出人意料,但他的犯罪行为本身还是在情理之中。漂流瓶里的自述让我不禁想起了《心理罪·暗河》中的陆家村,的确,两本小说的故事都是虚构的,但也许,世界的某些角落的确存在诸如此类耸人听闻的黑暗,只是我们不知道呢?
写在最后,就如同阅读中谈重点所提到的那句话——“你想看到什么,就会看到什么”,对于侦探小说而言,用法可能就要换做——“你想找到漏洞,就一定找得到漏洞”。比如一些书评里提到的“法官的假死不要太牵强”,“医生居然不奇怪为什么法官突然找到了消失的窗帘布和被偷的毛线”等。笔者自己也觉得这些被邀请的人心是不是也太大了,就像布伦特小姐收到的信完全是名字都记不清的女人寄的,她也就去了......但以上这些细节都并不影响我们的阅读体验不是吗?笔者认为:漏洞不影响阅读,就是一本好书。
如果存在一直默默读到最后的朋友,请收下我真挚的感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