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家里多了一个二宝。
都是开放二胎惹得祸。
宝爸天天在家念叨,宝奶天天打电话催,我还是犹犹豫豫。考虑到年龄压力,考虑到经济压力。但同事一个个添新丁,看着软糯糯的小宝宝,于是我也眼馋了,开始做老大的思想工作。他从坚决反对到无所谓,最终屈服于老爸老妈的唠叨,终于答应。只要不让他洗尿片,他可以允许我们生老二。
这样,家里多了一个二宝。
中年得子万事足,但是压力也更大呀。还好亲戚朋友比较给力,这几年发给二宝的压岁钱,我小算了一下,足足好几万。这笔钱怎么处理?我陷入了沉思。
以前大宝每年也有压岁钱,几千元不等。这些钱当然不可能由着他花,于是被我各种借口要了回来,说是长大了再给他。这个借口已经用烂了,大宝偶尔也会问起他的压岁钱。我很汗颜,这些钱莫名其妙被我全部花完了。
多了一个孩子,就多了一份经验。对于压岁钱的处理也是如此。我不可能再把它花掉了。对于怎么处理压岁钱,我只能模仿我家的理财模式。
最开始并不会理财。结婚的最初几年,我们是月光族。之后生孩子,买房,买车。似乎都是在走向还贷款的路上,家里面根本无财可理。工资越来越高,生活却越来越窘迫。不得不考虑理财的问题。
后来无意中看了一本书,才有了理财的念头。这本书是《小狗钱钱》,有读过的肯定也知道,很简单很实用的一本理财书。后来为了理财读了大量的书籍,《富爸爸穷爸爸》《30年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等等,心中才有了一些模糊的概念,并着手实施起来。
第1步,记账。
感觉到每个月都是无财可理,对于自己的收入和支出,总是觉得入不敷出。钱到底花在哪儿了?也没见着自己买了什么东西呀。通过记账,可以清楚的了解每分钱的流向,分析了一下哪些钱该花,哪些钱不该花。为此我还下载了几个记账的APP,通过几个月的分析,我终于了解了一下自己的钱到底花在了哪些地方。
第2步,强制储蓄和货币基金。
依照我们的家庭收入和支出,应该是有钱可以存的,存了钱之后并不会影响生活。最开始的时候,是把钱固定存在银行里。于是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我都会把大约收入的1/4存进银行,用的是零存整取的方式。这些钱以后就变成了房子和车子的首付。后来余额宝兴起的时候,每个月的工资都是存放在余额宝里,等到要用钱的时候又取出来。这样做的优点是有更高的利息,但缺点是经常淘宝用掉了。
第3步,定期购买p2p产品。
虽然很多人认为p2p很有高的风险,会担心平台跑路什么的。但高风险也带来高收益。这几年以来我比较倾向于p2p投资,在好几个平台都会定期存一些钱。不过也不是把所有的收入都投入p2p平台,每月大约1/5的收入,分别投入几个平台。幸运的是,几年以来,我并没有遇到洪灾。我以前想,在国家越来越严格的法律面前,p2p会更安全。但是现在p2p已经退出了市场。
第4步,股票投资。
曾经玩过一阵子的股票,但波动太大,我的心脏受不了。于是全部转手给了宝爸,他还是比较喜欢玩这个。
第5步,基金定投。
既然巴菲特都曾经说过基金定投的好处,跟着伟人总没有错。我不善于分析股票的形式,对于基金也没有更多的研究。但我对国家有信心,所以买了一部分的指数基金。既然专家都说过买基金有好处,为什么不试试呢?好在支付宝可以设定每日的基金定投,不用搞什么4433去选基金,跟着大盘走总没有错,就算一时不景气,长期看来,盈利颇丰。
在考虑了家庭理财的方式之后,我对小宝的压岁钱做了下面的处理。
分一半拿给宝爸,让他选一只股票买入,做长线投资。另一半存入余额宝,并定投一只基金,这就是我为二宝养的“金鹅”。以后的压岁钱也会如此处理吧,等二宝稍微大些之后,再征求他的意见。
可惜,今年行情不好,股票和基金都在跌,还是银行更保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