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三国
- 关于“认识”人
- 关于历史学家
最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事情:现在对写读书笔记很重视,平时的时候也会偶尔在头脑中构思下,但是现在发现,构思的东西越多,写得时候越觉得断断续续的,没有那种一气呵成的感觉。而且写出的东西也没有一气呵成的给自己的感觉好(自己都不满意,别人可能更不满意了吧)。
求高手解答...
关于三国...
这几天把易中天先生(书中对于现代历史学家的称呼多为“先生”,我这里抄袭下)的品三国两本书看完,对历史有了很大的改观;说真的,读书可能真的有用...
关于三国的故事,就不能不说三国演义。我也是从三国演义开始了解三国的。对于其中刻画的人物关系,可以说是先入为主。但是这本《品三国》,从正史的角度讲解三国时期的故事,兼职可以说是颠覆了我的整个“三国观”:诸葛亮和刘备之间,虽然好,但好像也就那么回事;曹操貌似也没有感觉中那么坏;草船借箭居然是假的...
所以小说就是小说,虽然三国时期是真的,历史人物是真的,但是故事情节,事态发展都加入了作者自己的认知和杜撰。这里不是想说三国演义不好,相反,我想说:《三国演义》比《品三国》“好”。这个好,是好看。说真的,如果不是现在逼着自己看书,对于《品三国》,我可能翻翻就放下了,但是《三国演义》会让我一直读到尾。这里想说的是文学,它能吸引人,这个可能是文学比正史最有魅力的地方。所以……
不喜欢历史,读读《三国演义》就好,喜欢历史,要读写正史。
关于“识人”…
在上篇“笔记”中写到,读三国的故事,凡是里面厉害的人物,都是“识人”高手。越厉害的人,对人性的拿捏就越准确。在《品三国》中,不仅有队各种事件来龙去脉的分析,也有各种对人物的评价。里面会分析一个人物在某个时间点所做的某件事,比如“杀了自己之前的谋臣”,或者“接纳”敌人,通过对这件事的分析,来认识一个历史人物的性格。所以,关于识人,我想说的是
对于人的认识,一定是通过某件事。
但是,这句话放在今天,在我们身边,使用起来貌似有点难度。历史学家读史书,里面记载的都是改变历史的大事件,而他们关注的都是一些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大人物,他们的分析的时间,大多是那些对历史决定性的事件,是对一个人性格的真实写照,这里面可能有大人物对伪装(在根基不稳时,礼贤下士),可是在某些时候(比如称帝以后),就开始暴露了自己性格中最原始的部分(杀人成性)。所以对历史人物的性格分析,我觉得是相对简单的。是的,我们今天可以对我们当代的大人物进行分析,我相信对他们性格进行分析的人已经很多了(比如那些成功学大师),但是很认真的提个问题,乔布斯或者马云的性格,即使我知道,有什么用呢?
我是一个平凡人,我身边发生的都是一些小事,那种一不留神就过去,根本没有在意的事;在这些事中想分析一个人的性格,是一件很难的事。首先我们很难捕捉每一件小事;其次每件小事即使看到了,可能也没有机会记录下来,慢慢思考;再有,即使记录下来,思考了,可能也不见能能想出什么。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别人可以伪装。所以想当个识人高手,很难。要注意观察,要仔细分析,要判断真假。等以后我收集到实际的例子,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最后关于历史学家
上面说了很多关于历史学家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他们通过事件分析历史人物,对历史人物的性格和功绩进行评价。那他们都是识人(“识人”,这里仅只对日常生活中普通人性格的分析)高手吗?我觉得不是,原因上面已经说过了,他们分析的事件都是特殊事件,分析的人物又有太多的模板(每个能成功的人或许都有些相似的地方,公正、礼贤下士……)。但是我想说,历史学家一定都是推理高手。他们会从不同的地方搜集一个人的相关资料(正史、野史、演义、民间传说),这些资料在相互矛盾的时候,他们就需要把各种内容全部摊在一起,然后开始推理,哪是真,哪是假,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历史学家都是大侦探
写在最后,这里面有好多自己的观点,对于这些观点,想说“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还有就是“不喜可喷”。人身攻击就算了,可以说说哪里不对。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