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朗读:声音与情感的“盛宴”

朗读:声音与情感的“盛宴”

作者: 途经唐宋元明清 | 来源:发表于2019-06-28 08:54 被阅读13次

    记得小学课本上的古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老师带着全班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读,小孩子摇头晃脑的场景直至如今依然记忆犹新。随着今年2月《朗读者》在央视开播,吟诵朗读再一次将观众沉睡的耳朵唤醒,朗读——这项人类天生习得的本领,再一次被提及,回想上次朗读的场景,又有多长时间没开口朗读了?

    春秋时代,百家争鸣。朗诵是获得文化知识和得到文学滋养最直接的方式,《诗经》推崇以“吟诵”的形式来抒发个人感情,口说我心,口述我道,在书籍还没有普及的春秋战国,百家的思想就这样在朗诵的过程中传播”。印刷术发明之后,书籍开始大众化,文字的含义被重新定义。时至如今,提到朗读两个字,大多数人会将其归属到语文科目中,语文两字拆开即是先语后文,即先学会怎么说话,然后学会怎么写字。这也很好的概括了教育中语文学习的过程,学习到更高年级,除了专业需要外,语文考试只检验文字书写能力,朗读的能力渐渐被考试忽视,学生的朗读能力也逐渐弱化。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朗读被很多人看到文艺表演,划入唱歌跳舞绘画等文艺特长的范畴。很多人一提朗诵,脑海中立即浮现“啊!光荣!”的场景,朗诵和表演画上了等号,不再是口说我心。

    在喧嚣的时代,深程度的阅读依然重要,且不容忽视。文字一旦被写下来就会随着人类迁徙四处流传,被不同的人理解成不同的含义,理解的对错由不得原创的人。相同的文字演绎着不同情感,同时,浸满情感的文字被不同的人朗读出辛酸苦辣等不同的感受。朗读作为个性化阅读的方式,是一种特殊的读书姿态。朗读不是咿呀学语时的模仿发声,也不是毫无情感和漫无目的的表达,在印刷术未出现之前,文字传播尚未普及,朗读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声音的粗细高低有个性,也有色彩和温度,动人的字符突破文字书写的限制直扑人的心灵。

    其实不然,每个人都是朗读者。只是印象中将朗读的形象夸张化,形式化将大众与朗诵疏离,朗读就像说话一样可以随时发声,不需要非得站在镁光灯下才能进行,有无麦克风都无关紧要,读一篇自己写的文章,念一段回忆的段落,讲一章感人的故事。就像听到一首歌,即使早已忘记歌名,歌曲熟悉的旋律依然能在记忆的海洋中搜索出关联的人或者事情,因为当年特殊事情发生时就在播放着这首歌,或者重要的人唱过这首歌,同样的,我们朗读的文章就是关于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朗读者想要朗读的文字无论是原创还是他人的都间接表现其感情,这样朗读出的文字唤起心中沉淀的情感,朗读强调的是情感,听众感受的应是朗诵文字背后的人和事。就如《朗读者》中,耄耋之年的大翻译家许渊冲,讲述少时翻译的第一首诗是因为喜欢上一位女同学,依然露出少年般青涩的笑容。钢筋水泥的年代,朗读依然有着无坚不摧的力量,少一些琐屑轻浮,多一些稳定现实,朗诵将是一段由内向外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是安静自然的过程,没有“感动中国”那般情感上的“狂轰乱炸”,听众能感受到情感随着朗读者朗诵的文字如潺潺流露出,朗读者也淋漓尽致地表现感情,用饱满的情感,将文字转化成有声语言,以情带声,以声传情。

     朗读,是一段种感染人心的过程,一声声抑扬顿挫的朗读,或慷慨激昂,或低沉浑厚,然而朗读没必要完全都是字正腔圆、发音标准的讲述,朗读的意义在于对情感的召唤。哪怕是不专业的朗读,带着家乡的口音,读着不顺畅,但是只要声音从心中发出,并和思想和情感交织在一起,共处相同情境的听众依然可以产生共鸣。朗读不分男女老幼,不应因为职业的不同分开而看。设想一下,一位在外打工的老者,夕阳西下的背景,蹲在建筑工地的砂石旁,读着老家儿子寄来的信。轻呢细语声,内心依然是激动的。朗读不能和流行艺术相比,朗读的流行程度可能比不上流行音乐,但是随着阅读观念的改变,朗读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喜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朗读:声音与情感的“盛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bvj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