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
①养成思考2个点子的习惯
站在“答案有两个”的观点上,多少会比只寻找一个答案要轻松一些,因而能够在限制放宽的状态下找到答案。另外,养成思考两个点子的习惯,更可以使人在思考时不致偏颇。
而这两个答案就算完全相反也无所谓,就算相互矛盾也无妨。我们要在思考的过程中,挖掘出两个偶然出现的点子。
思考之后,想出两个答案,事情并不是这样就结束了。以A方案和B方案为基础思考C方案,这就是我的思考创意法。
突破思考之墙想出C方案,绝对不是一条容易的途径。但是,C方案才是原创的点子,才是专属于自己的发明。
必须在乎“这个创意是不是真的能使人幸福”,而不是会不会赚钱、会不会成功、会不会成为热门话题。经常以此目的为准则深入思考,是穿越思考之墙的唯一方法。
②提出纯粹的创意点子,而非优秀的创意点子
思考的片段,不应该摆在众人眼前。在创造点子的过程中反复尝试,在失败中找到方法,这样的过程当然也不应该被现场直播给观众观赏。
对我而言,信息是自己的亲身经验,而不是经由检索获得的东西。我认为,“自己经历过的事情,才称得上是信息”。
用自己的身体和心,敏锐地觉察“纯粹的点子诞生的瞬间”,是非常重要的。
③让初生的创意点子茁壮成长
在创意诞生之前,思考是独自一人的作业。但是,在创意诞生之后,就应该和各式各样的人谈论自己想出来的点子。
在产生创意的思考流程中,首先是转化为文字,写在纸上。下一个阶段,就是将它转化为语言,通过声音传递给其他人。通过与他人的谈话,纯粹的点子便能更好地成长、进化。这也可以称之为提升创意的方法。
在工作上,我们可以改用“5W2H”方法。
一般所说的报告基础,是“5W1H”(Who、What、When、Where、Why、How),但是在工作上如果能再加个“How much”,成为“5W2H”的话会更合适。
④灵感枯竭时不妨出去走走
走路和与人说话一样,可以活跃思维。我总觉得通过步行来活动身体,可以让杂念或是不必要的想法从较大的网眼中被淘汰出去。而且,走一走,也能让自己变得更专注。
即便是走路,我也一定会带着纸和笔。一有创意,我就会立刻停下脚步,当场写下来。
通过写在纸上转化为语言文字而有所发现,通过与人谈话而有所发现,再通过走路而有所发现,如此,创意慢慢接近于完成。
所有的工作,都是与社会的联结。工作中的创意是否对世界有所帮助,能否使人幸福,都必须对照自己的经验来加以判断。所以我才会去观察人群,获取感觉信息。或许,对我来说,进入人群中去感受,好比打开计算机进行检索吧。
还有一项不可或缺的途径,那就是去观察山、川、大海、森林或是草原等,也就是观察大自然。当然,也不必特地去爬富士山,只要身处在都会的公园里就可以了,甚至,只是单纯地仰望天空也可以。首先,自然地置身其中,获取客观而广大的视野。然后自问:“这个点子正确吗?”在大自然里,最后再进行一次详细调查。最后,向自然询问,这是不是一个无私、不随波逐流的纯粹创意。答案早晚会浮现。
⑤打造让人无可指摘的企划草案
我认为,在最终完成之前所产生的初步的东西,最好不要给他人看。
我下定决心,有了“在我心目中完成度接近于完美的内容”,才让别人看。因此,当部属对我说“这还只是草案,请过目”的时候,我会回答“那请你完成之后再拿过来”。如果不是以超越完美为目标的话,想要集众人之智就没有意义了。
【我思】
①思考时:养成思考两个点子的习惯,即使相反也没关系,然后从A方案,B方案,想出C方案。
想想这个创意是否真的会使人幸福?
②筛选时:选出自己亲身经验,反复尝试的点子,而不是优秀点子。
③思考流程:独处思考,想出创意,写下来,然后与人分享。让点子成长,进化,5W2H法。
④没灵感时:灵感枯竭时出去走走,带着纸和笔。
看看人群,思考创意是否对世界有帮助?
身处大自然,问自己:这个点子正确么?
⑤持续思考时:不断思考,接近完美再拿给别人看。之后才能集众人之智。
小结:
做到知行合一,反复验证,最大思考,让点子通过群策群力得到进化。
【我行】
思考时,就想到极致→反复尝试→与人分享,集众人之智→没灵感,去人群,去大自然。
@《思考的要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