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投资,是提高自己眼界和人格的最佳途径。”自从10月21参加吉林省全民阅读协会举办的“家庭读书会推广工程”培训时看见这句话之后,一直在坚持读书。真真正正的体会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的含义。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习惯到习惯,短短几个月完成了人生第一次飞跃。



几个月里,电子的、纸质的书读了有十几本了。最近再读《儿童教育心理学》,作者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是早期精神分析学派的三位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本书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的杨韶刚译。本书以通俗易懂、风趣生动的语言,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阿德勒关于儿童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的心理学观点与教育理念。

阿德勒认为:“学校必须学会把孩子看作一个具有整体人格的个体,一种有待培养和发展的价值所在,与此同时,学校也必须学会使用心理学的深刻洞见来评价某些特殊行为。正如我们已经说过的,学校一定不要把这些特殊的行为看作单一的音符,而要把它们看作是处在整个旋律的脉络关系之中,是人格的统一整体。”
这是一本不错的书,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很应该掌握一些儿童心理知识,这对自己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有些被老师认为的“问题学生”,很大原因是因为一些心理问题造成的。如果是一位掌握心理知识的教师来面对这样的学生,通过一些恰当的教育方法对其进行教育,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