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判断一个教育方法是否有效,有哪四个依据?

判断一个教育方法是否有效,有哪四个依据?

作者: 新颖旅行 | 来源:发表于2020-04-08 08:19 被阅读0次

判断一个教育方法是否有效,有哪些依据?简尼尔森说,判断一个教育方法是否有效最重要的是要看四件事。

第一件事,他是不是做到了和善而坚定。就是让孩子感觉到了无条件的爱,但是又有确定的边界,让孩子感受到了安全感。

以相互尊重和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合为一体,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技能。要求我们要抛弃过去的观念“想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把尊重和理解放在首位。正确解读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信息,她是想寻求过度关注,还是寻求权利,或是为了报复,为了自暴自弃。因为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当一个孩子行为不当时,要把这一错误行为看成一个密码,并且问你自己:“她真正想要告诉我的是什么呢?”

为什么实际生活中和善而坚定做起来不容易?  如果孩子老是要买玩具,要了一个要两个,不给买就哭。这时有人回复你要和善而坚定,估计聊天要止于呵呵了。因为这五个字实在没有说的这么容易。

其实现在和善型的家长越来越多,都把不对孩子生气当成了一个基本标准,在一开始大家尽可能的对待孩子和善温柔、考虑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需求,但是往往事情到了最后却以家长忍无可忍不得不发火而结束。

和善少了坚定是娇纵,坚定少了和善则是惩罚,这个道理我们懂,为什么却做不到将和善和坚定两者统一同时存在呢?

首先第一个理解的偏差在和善上,很多时候家长会认为答应和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就是和善,也就是通常说的妥协,一旦去拒绝孩子就会附加很多的理由。家长不是神,总会有无法满足孩子要求的时候,但这会让家长内疚,特别是自我价值感低的家长,于是在拒绝时总要附加一堆道理,以证明自己的拒绝合情合理,孩子的要求不合理。

比如前面买玩具的例子,孩子想要新出的轨道跑车,一遍遍的对妈妈说我要买新车,妈妈虽然刚跟爸爸呕完气,但还是想着我要态度好一点和孩子说:“你看家里已经有这么多了,妈妈每天很辛苦的,给你赚钱买吃买穿,你要乖,懂事点。“但是反复说完之后孩子还是继续执着的要求。

讲道理的本质是:我是对的,你是错的。这样虽然避免了内疚,爱的流动却被阻断。

法国的思想家、教育家让.雅克.卢梭说过世界上三种最没用的教育方式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这句话说了快300年但到了今天还是不少躺枪的对吗。

和善像是一间充满着爱的房子,有自由,但有着限度;妥协像是一个可以不断试探的底线,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断,但总想再试一下。

家长和善时是与孩子有着连接的,即便你在拒绝孩子;家长妥协时孩子仿佛能感受到家长是在拼命的摆脱他,即便你满足了孩子,只要他安静就好。

那这个时候妈妈要拒绝孩子买玩具,可以这样说:“宝贝,你很喜欢新出的轨道赛车是吗?妈妈理解你的需要,你的需要很重要。在我们的约定里,今天没有购买新玩具的计划,妈妈也没有想要帮你来买。或者你自己可以想别的办法。现在,如果你愿意,我愿意陪你一起阅读或者一起下一盘棋,好吗?“(只是表达的思路参考,并非主张妈妈在那个当下要一口气把这些话都芭拉芭拉地说给孩子听。)

妈妈对孩子的情感给予充分理解和尊重,虽然拒绝了事情本身,但并没有拒绝母子之间爱的流动,这样孩子即使不能立刻达成心愿,但能感觉到“妈妈依然爱我“,同时学习到如何带着爱说”不“。

通过生活的实际观察,当和善的空间构建起来时,这时就需要一个坚定的边界。

而问题呢往往又出在坚定上,绝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错把强硬当成了坚定。所以便会发生当强硬一出现,和善就被赶跑了。如果能分清楚什么是坚定,什么是强硬会对我们有帮助吗?

当你坚定时孩子或他人仍然能感受到你的爱;而强硬时对方感觉不到。

和善而坚定有三个尊重分别是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情形,坚定时这三个条件同时满足;而强硬时至少有一个不满足,或者都不满足,不会尊重他人,也不尊重情形,很有可能连自己也没尊重。

坚定是内心带着对双方的尊重,是平静的;强硬是带着我对你错的评判,是愤怒的。

坚定态度造成的结果,孩子觉得我是个好人(但我有不当行为),我的环境是安全的(但有界限),为了生存和发展,我要看看下一步正确的事情是什么?如何做;强硬态度造成的结果,孩子觉得我是个不好的人,我现在的环境是不安全的,为了生存和发展,我要反抗或者妥协。

下面有一个案例

离期末考试只有两天了,学校布置的作业全是一张张的试卷,晚饭后孩子七点进房间写作业,一直在里面没出来。妈妈快九点时推开房门,发现数学试卷上一个字也没动,却趴在那里画小人。只有两天要考试了,两个小时什么也没写,还不干正事,又到了要睡觉的时间每一条信息砰砰砰的在妈妈脑中炸开,如果启动“正常”模式(此处的正常带有引号),这时应该是一番把自己气到,把孩子凶到的指责和说教。

妈妈问“你要什么帮助吗?”

孩子回答:“妈妈,你坐在旁边就好了。”

然后不到半小时,一张题量1小时的数学试卷全部完成了。

当坚定与和善在一起时,妈妈是带着爱的,内心带着对双方和情形的尊重,找到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孩子知道自己好的,只是有着不当行为,我的环境安全,我能选择正确的下一步要怎么做。

妈妈和善而坚定时,孩子呈现出了最自然的状态,挑战消失了。

第二个就是有没有给孩子带来归属感和价值感!

阿德勒的心理学研究当中就认为孩子在童年的时候追求的就是两件事:

第一个就是归属感

第二个就是价值感

就是“我觉得自己蛮特殊的,我觉得我是有价值的。”这个叫价值感。

归属感就是“我知道有人爱我,我的爸爸妈妈是肯定无条件的喜欢我的。”这两种感受是孩子最重要的童年时候追求的东西。

所以还有很多父母问这样的问题说:“一个孩子很小的时候,婴儿的时候哭,一哭起来声音好大,要不要抱他?”然后就有很多人支招说:“不要抱,越抱他哭得越厉害。”这是完全外行的说法,就是当一个孩子哭闹的时候,他是在寻求归属感,他在寻求有人爱他的那种感觉,然后这时候父母根本不管他,父母说:“等他哭够了,他就不哭了,小孩哭一哭是对身体有好处的。”他的内心当中就会觉得特别地焦虑,这种焦虑会在什么时候释放出来呢?结了婚以后,这种没有满足的归属感以及这个价值感,都会在婚姻生活当中变化成大量争吵的原因。所以,一定要小心这个教育能不能给到孩子归属感和价值感。

第三个就是这个教养的方法是否长期有效。

很多父母对孩子冷冷地说话,或者非常凶的大喊大叫,或者就是那种感觉、那种气氛能够让整间屋子的人都害怕那种感受,是因为父母觉得只有这么严厉才会有效,这个所说的“有效”就是“短期5分钟之内”。就是现在我只要一凶,他立刻就变好了。然后很多父母会讲说:“每次都得让我翻脸,每次只有我翻脸了你才能够听话。”这都是短期有效的方法。要考虑长期有效,要学一点原理,如果这个行为累积在这儿,再过个10年、或者15年,他长大了以后还会不会有作用,或者他离开了我们,他需要自律的时候,还会不会有作用?这是第三个要素。

第四个是有价值的社会和生活技能以及良好的品格。

就是通过教养方式能够传递给他有价值的社会和生活技能以及良好的品格。符合这4个特征,这才是一个有效的教养方式的标准。

所以最值得记住的是这几件事儿:

第一:是一定要学会把错误当作学习的机会。孩子从小到大的过程当中难免会犯错,每一次犯错两种好处:第一是加强父母和孩子的关系,第二是让孩子学会经验,吃一堑长一智,这第一个原则。

第二:就是我们始终强调能够做到和善而坚定,是因为对孩子有着无条件的爱,孩子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都会接纳他,他都是你的孩子,有这个东西做前提,如果你真提醒自己这一点的话,你就能够很容易地做到温柔而坚定,所以无条件的爱是一个家庭成功最重要的基石。

第三:是通过这样的方法,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终于达成了能够把孩子培养出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

要让孩子意识到说事情发生都很正常,当我们有着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的时候,我们自己会选择怎么样去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对我们周围的人,都有着足够的爱心。大家能够日子过得更加地愉快开心。

第四:一定要记得,选择在平静的时候处理问题,而不要在激动的时候被自己情绪带跑了。

很多事情来的时候,我们会先产生情绪,这是人的天性,但是我们最大的问题是,用情绪去决策,而不是根据事情本身做决策,所以那位妈妈没吵,孩子其实知道原因,吵闹指责一通还更浪费时间!

人遇事先发脾气是天性,但先处理事情是本事。

之所以会出现情绪优先的反应,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中原本就有两套系统在工作。

一套是热情绪系统。热情绪系统主要指的是大脑边缘系统,这套系统专门致力于对能够唤起情绪的强烈刺激物做出反应,它会自动触发愉悦、痛苦与恐慌等情绪。

热系统在我们一出生就已经配备完毕,所以,婴儿在饥饿或者痛苦时,就会放声大哭。

热系统就如同弗洛伊德谈到的“本我”一样,它的反应是自动的,无意识的,遵循“快乐原则”。

另一套系统是冷认知系统。这个系统位于大脑前额叶皮层的中心位置,他是认识性的,复杂的,具有反思性,对未来的决策和控制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比于热情绪系统的自然装载,冷认知系统发育得非常缓慢,在孩子上小学的前几年才会变得活跃,直到20多岁才发育完全。所以,孩子通常更容易头脑发热、感情用事。

热情绪系统与冷认知系统的关系是:

第一,热情绪系统比冷认知系统的反应快,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遇到事情总是情绪优先。

第二,热情绪系统和冷认知系统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一方活跃,另一方就会消沉。也就是说虽然热情绪系统的启动比较快,但是,当我们调动冷认知系统的时候,热情绪系统会自然地冷却下来,让冷认知系统先处理事情。

所以你看,有脾气就发,有委屈就哭,是孩子都懂得的事情。但若能懂得适当的抑制热情绪系统,调用冷认知系统,无论对于亲子关系还是工作效率,都会助益良多。

我们要首先能判断出自己有了情绪变化,在有了这样的觉察后,我们要刻意调动起来自己的冷认知系统,提醒自己不能跟着情绪思考问题,更不能以发泄情绪的方式来说话和行动,努力把情绪放在一边,切换到理性思考的轨道上来。

也就是说,我们要把“负念”转化为“正念”。把自己的注意力从情绪转移到事情上回到事情本身!

回到事情本身,就是要回到事情本身的目标上,任何事情,都是有一个目标的,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们所有的对话、行动,都是朝着目标的方向努力,再多再杂的事情都不能遮挡住认准目标的双眼。

大多数的时候,抒发情绪不是不好,而是成年人越来越懂得,任情绪随意游走的结果是,情绪过后,依然有一个烂摊子要收拾。所以,先解决事情更紧要些,事情处理好了,那些因事情而引发的情绪也就自然消解了。

处理情绪最好的方法,不是唱KTV,不是找朋友吐槽,而是着手处理事情本身上面!

同样,当孩子向自己表达意见的时候,你也要分清,到底孩子表达的是情绪还是事情?如果表达的是情绪,那么,你就要安抚孩子的情绪,但安抚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事情解决掉,这才是正确的逻辑。

培养自己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自己不要那么容易被伤害。只要孩子没有按你的事、按你的想法做,你就会被伤害,这就是自己缺乏独立完整自尊体系的表现。

父母对一个孩子的行为和态度和生活方式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所以照顾好自己的情绪才是对孩子负责的行为。

总结一下判断教养方法是否有效的四条依据,分别是父母和善而坚定的态度、父母要给孩子带来归属感和价值感、父母的对孩子的教养影响要长期有效、父母的教养方式要能给孩子传递有价值的社会和生活技能以及良好的品格。

相关文章

  • 判断一个教育方法是否有效,有哪四个依据?

    判断一个教育方法是否有效,有哪些依据?简尼尔森说,判断一个教育方法是否有效最重要的是要看四件事。 第一件事,他是不...

  • 【5】正面管教·四项标准

    正面管教的核心就是我们要能够学会和善而坚定,判断一个教育方法是否有效?有哪些依据?简·尼尔森说,判断一个教育...

  • 正面管教的核心

    正面管教的核心就是我们要能够学会和善而坚定,那么你判断一个教育方法是否有效?有哪些依据?简·尼尔森说,判断一个教育...

  • 浏览器缓存是如何控制的

    浏览器在请求已经访问过的URL时,会判断是否使用缓存,判断是否是由缓存的主要依据是缓存是否在有效期内,如果在有效期...

  • 如何判断一个学校教育是否失败

    如果你说你不知道如何判断一个学校教育是否是失败的 那我告诉你一个简单有效靠谱的方法 你问问这个教育下的学生是否喜欢...

  • 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里面提到判断一种教育方法是否合理的四个标准: 1、 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鼓励) 2、 是...

  • 怎样判断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否有效?

    正面管教的核心就是我们要能够学会和善而坚定,简·尼尔森说,判断一个教育方法是否有效,最重要的是要看四件事。 第一件...

  • Django_day06

    cookie 登录index时,判断用户是否登录过(cookie是否有效)方法一:在views中设置 方法二:使用...

  • 判断时间,日期是否有交集

    判断如下时间是否有交集 判断交集的方法 循环判断每个对象是否有交集

  • 【2020-02-26】leetcode 栈

    20、有效的括号给定一个只包括 '(',')','{','}','[',']' 的字符串,判断字符串是否有效。 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判断一个教育方法是否有效,有哪四个依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ccz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