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沟是我老家一条小山沟,沟里流淌出来一泉溪水,养育着山冲里零散的几户人家。
涓涓的溪水流淌在山涧,溅出美丽而坦率的小花,不知疲倦地一路歌着,山涧中鸟儿清脆的鸣叫悦耳动听,溪两岸野花怒放,真正的鸟语花香。
儿时因为没有路,进入核桃沟都是沿溪而上,要经过几个深塘,爬过很多块长有绿苔的大石头,大人害怕我们会掉入深潭,所以一般情况下都不允许我们去,我记忆中是瞒着去的,和四五个小伙伴一起,我们拎着小桶捡拾螃蟹,拿纤维袋装核桃。
溪水清澈见底,明镜透彻,溪底的鹅卵石、小岩石和小石头下藏着的螃蟹都清晰可见,我们能凭直觉清晰地判断出哪块石头下有螃蟹。
溪两岸蓬松的草木,不用人工栽培,它们就在风吹雨浇和阳光的照耀下,生长起来,衬托着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种种野生花卉,一阵潮润的微风吹来那浓郁的花粉青草地气息,直向人心里钻。
山涧里凉爽舒适,玩累了躺在干净的大石板上小憩片刻,便又精神濯濯。
不过可以躺的大石板下一般都有一个深潭,潭深不见底,只有那潭水是墨绿色,有小伙伴去试过深浅,潜进去也未探到底,况且潭水特别清凉,呆久了会受不了。我是不敢进入的,我怕水底有蛇和蚂蝗,所以我们女生一般从潭边的草丛里攀爬到大青石板上。
核桃沟之所以叫核桃沟是因为有很多野生核桃树,溪两岸以及竹林旁、杉山旁都了很多核桃树,核桃树会开花结果,但是果核坚硬如石,要用铁锤才能敲开,而果肉又特别少,但因为那点鲜美,儿时的我们也会不辞辛苦。我们是把核桃的皮在溪水里用石头敲掉再回来的,敲皮时的浆沾在手上半个月都没复原,以致一个亲戚来我家时说我爸到底让我干了多少活。
离开家乡到外面上学后,再也没有去过核桃沟。那年第一次带老公回家,老公长在城镇,又是教师子弟,对下溪抓螃蟹和虾米特别感兴趣,一路沿溪行进。
我大抵是非常失望的,溪水已经很小,虾米没有,螃蟹没有,岸边都是茅草丛生,以前是有人会把这些草割来喂牛。想起来,赶牛的老伯已经去世很多年了。
越往里越失望,往山里修了一条公路,宽度刚刚可以过车,老爸说是为了方便运输木材修建的公路,我们山里人都是靠山吃山。修建公路砸开的山石全部被堆在了以前有宽度的溪里,深潭、青石板,还有核桃树都没了,老爸说核桃树产生不了经济价值,所以都被砍来当柴烧了。
我儿时的美丽记忆全部坍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