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战略团💙五班六班蜀汉故人茶楼
两晋演义读法第三十七 - 草稿

两晋演义读法第三十七 - 草稿

作者: 平凡的爱好 | 来源:发表于2018-11-14 23:54 被阅读1次

    氐人开地方武装割据的先河

    西晋元康六年至元康九年爆发的雍凉并秦四州叛乱事件,其主要发动者是匈奴和氐人。先是,匈奴的一支乱于并州,后,氐人怨西晋无道,遂起兵为继。

    氐人造反(或者说是起义)失败后,有一支众达四千余家的氐人部落,在首领杨茂搜的带领下占领了仇池(今甘肃陇南仇池山)建立了仇池国,自称辅国将军、右贤王。从名号上看,他没有称帝,有自奉为西晋属国之意。但是,却在事实上不受西晋节制,形成了独立的政权。这开了异族建立自己政权的先河。

    仇池山是氐人故乡,早在建安年间,他们这支部落的祖先就在这里居住了。后来,曹操西征,与马超、韩遂等争夺关中、凉州,氐人站在马超一边跟曹操打仗。结果是被曹操打败了。一部分逃到了巴蜀;一部分被曹操迁到了扶风、天水。后来,氐人慢慢的集中到了略阳。自齐万年扰乱关中,杨茂搜率部落四千家,由略阳退保仇池。远近为躲避战火而归附者甚多。在这个基础上,杨茂搜建立了仇池国,主要控制了阴平、武都。

    賨人图蜀

    当时,在略阳还有一只被误认为是氐人的蛮种,尚未发展成独立势力,却活动于民间,观察时事,准备伺机而动。这就是以李姓为首脑集团的巴氐。

    巴氐其实并非氐人,他们是賨人,自三代先秦以来本居巴郡(今重庆)曹操打下汉中后,将賨人中的李姓一族迁到了略阳。因与当地氐人杂居,遂被曹魏称为巴氐。

    賨人(巴氐)自秦以来,得号白虎复夷;又名板楯蛮或犟头虎子。是天性劲勇,战斗力极其强悍的民族。武王伐纣,汉高祖刘邦出川与西楚霸王项羽争天下,都曾征用賨人为敢死先锋队。羌人也是战斗民族,但是,他们最怕賨人,视之为“神兵”,一般是不敢惹賨人的。不过,賨人部族里面,最强势的是所谓“板盾七姓”:罗、朴、昝、鄂、度、夕、龚;李姓还不在其中。

    元康六年夏到元康九年春,氐人、匈奴乱于甘陇,将近三年的战事对周围州郡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战火不断,加上连年天灾,致使关中爆发了非常严重的饥荒,吃人的情况普遍存在。上百万人沦为难民,在战区周边流浪。

    看到这种情况,巴氐人李特五兄弟感觉到机会来了。什么机会?向流民施恩,赢天下人心,预为后效的机会来了。于是,他们倾尽全力去搞粮食、衣物和药品,来救水深火热中的黎民。李特还判断巴蜀是个好地方,可作建功立业的根本。因此,他让十几万灾民上书朝廷,请求容许他们进川找活路。

    朝廷一开始没有同意他们的请求,大概是流民数量太大,害怕他们涌进巴蜀后,跟当地官民发生突出。但是,若直接回绝,又怕流民不满。朝廷就派了一个人去汉中(十几万流民已经集中到了汉中)了解情况。结果,这个人到了以后,被李特和流民重重的贿赂了,这样,这个人就替流民讲话了。朝廷不得已,就同意流民向巴蜀迁移。

    李特进入巴蜀后,留意观察山川地理,思考起兵造反的谋略。他看了巴蜀地理后,忍不住怒怼起了后主刘禅:“巴蜀有这样的地理优势,刘禅那个败家子居然面缚投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1f0b1dd543a9:侍御史西河郭钦上疏曰:"戎狄强犷,历古为患。魏初人寡,西北诸郡皆为戎居。今虽服从,若百年之后有风尘之警,胡骑自平阳、上党不三日而至孟津,北地、西河、太原、冯翊、安定、上郡尽为狄庭矣。宜及平吴之威,谋臣猛将之略,出北地、西河、安定,复上郡,实冯翊,于平阳已北诸县募取死罪,徙三河、三魏见士四万家以充之。裔不乱华,渐徙平阳、弘农、魏郡、京兆、上党杂胡,峻四夷出入之防,明先王荒服之制,万世之长策也。"

        帝不纳。😂😂😂
      • 1f0b1dd543a9:前汉末,匈奴大乱,五单于争立,而呼韩邪单于失其国,携率部落,入臣于汉。汉嘉其意,割并州并界以安之。于是匈奴五千余落入居朔方诸郡,与汉人杂处。呼韩邪感汉恩,来朝,汉因留之,赐其邸舍,犹因本号,听称单于,岁给绵绢钱谷,有如列侯。子孙传袭,历代不绝。其部落随所居郡县,使宰牧之,与编户大同,而不输贡赋。多历年所,户口渐滋,弥漫北朔,转难禁制。后汉末,天下骚动,群臣竞言胡人猥多,惧必为寇,宜先为其防。建安中,魏武帝始分其众为五部,部立其中贵者为帅,选汉人为司马以监督之。魏末,复改帅为都尉。其左部都尉所统可万余落,居于太原故兹氏县;右部都尉可六千余落,居祁县;南部都尉可三千余落,居蒲子县;北部都尉可四千余落,居新兴县;中部都尉可六千余落,居大陵县。

        😨
      • 1f0b1dd543a9:匈奴之类,总谓之北狄。匈奴地南接燕赵,北暨沙漠,东连九夷,西距六戎。世世自相君臣,不禀中国正朔。夏曰:薰鬻,殷曰鬼方,周曰猃狁,汉曰匈奴。其强弱盛衰、风俗好尚区域所在,皆列于前史。

      本文标题:两晋演义读法第三十七 - 草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qfe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