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个别价值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

个别价值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

作者: 林汉扬 | 来源:发表于2023-03-24 16:52 被阅读0次

hhj-1:我揭示了,如果价值是社会价值,那么就会使“机器创造价值”得以成立,从而违反马克思自己的机器不创造价值的观点。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答:其实,从人学的价值论分析,也不会产生“机器创造价值”得以成立的现象,机器也是人制造并在人确定可控的范围内,还是人的生产工具时,它们就只能是人类劳动的伸延,劳动的核心是人对劳动对象的“感知度”的确定与“控制度"的可控过程,任机器的自动化多强,只要它们不会产生自我意识并脱离人的感知与控制,它们就还是人的工具和生产资料。但可以说自动化的智能机器释放了人类的智力与体力,信息处理让人类大脑的记忆储存空间与计算速度等得到提升,机械臂等使用让人类的体力释放,以最小的劳动力的体力耗费就能撬动更大的重量,以及精确度、持久性等等。

而马克思价值概念的核心本质是劳动生产率,尤其是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正是劳动力撬动外界物质使用价值的能力,某一单位劳动力能撬动外部自然的资源转化为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使用价值越多,这一单位劳动力所体现的使用价值就越大,从而在人类社会整体中所占的比例越高,社会价值占比也越高,而该单位劳动力拥有者的占比不等于整个社会的平均水平高,反之,可能小!

总之,机器目前仍然是生产工具,它们使人的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得到放大,是人与物的合一,从而整个社会的社会的劳动生产力得到发展。这些其实都是可以从我的价值公式中推演出来的。

比如,当个别生产率f=d/t,它的倒数1/f=T/d就个别劳动者的单位产品或商品价值,当f=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F(=q/nt)时,d/T=q/nt→T=tnd/q。

当nd/q=1时,T=t

当nd/q>1时,T<t

当nd/q<1时,T>t

T为个别价值,t为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个别价值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cfg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