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家事与国事

家事与国事

作者: 非常雪 | 来源:发表于2018-01-03 17:13 被阅读0次

       白天听课一天,只好晚上备课。准备好,已是深夜。洗漱完毕,坐在沙发上,翻开了厚厚的县志。这几天,我总是睡前读几页县志。

       今天翻看的是烈士篇。我村亭子头的名字,赫然入目。怀着崇敬、庄重与好奇的心情,一行行读烈士条目。
       烈士名字后面是一些信息。籍贯、出生年月,工作时间,部队番号,牺牲的地点,时间。有的人信息较全,有的人信息是残缺的,原因,我们大家都懂的。

        突然耿二黑的名字映入我的眼帘。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这就是家里老人们经常说的,12岁就去参军的二爷。 小时候,每到过年的时候,村里大队上,许多人就会敲锣打鼓就会到爷爷家里去。扫院子,贴春联,还给送上一些米、面之类的吃的,清晰地记着一句话,“慰问军烈属”。

       父亲母亲说过,二爷12岁就参军走了,一直就没有回来。在我童年模模糊糊的记忆中,好像关于二爷的情况就这么一句。在那个特殊的战争年代,同样也是孩子的爷爷又能知道多少关于二爷的信息啊。

       家里的三爷,也当过兵,有军功章。三爷在我的印象中,总是很严肃的样子,小时候,很害怕他。好像三爷的眼有时候会发怔,大人们说,那是打仗时,因为拼刺刀,而留下的后遗症。

       再次看看二爷的条目。牺牲的时间,牺牲的地点,没有记录。仅仅是名字,籍贯,参加工作间,部队的番号,这点仅有的记录。

        泪,无声地流出。我想象着,一个12岁少年,稚嫩身躯,手握钢枪,投入了保家卫国的战争中,在枪林弹雨、烈火焚烧中一次次奋勇杀敌。

        我是那样的骄傲与自豪,又是那样那样的心疼。 

       我无法想象,当时我们的家庭是怀着怎样的责任、担当、与悲痛相继送二爷与三爷参了军。

       在那个苦难的岁月,无数个家庭,就是这样送走年青的儿郎,杀鬼子,保家卫国,终于赢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让我们铭记,英雄们的光辉业绩!

        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

相关文章

  • 求下联 诸君请

    家事国事天下事

  • 家事与国事

    白天听课一天,只好晚上备课。准备好,已是深夜。洗漱完毕,坐在沙发上,翻开了厚厚的县志。这几天,我总是睡前读几页县...

  • 国事,家事。奈何?

    无数的武侠小说,真正深入内心的,也不过那几本而已,也不过那几人而已。有些人,虽说一世荣华,最终也不过一培黄土罢...

  • 国事、家事、私事

    2018年4月,机缘巧合,有幸参与到一件国事活动中。 走进这项工作,才算打开了我有史以来新世界的大门:服务的领导,...

  • 国事家事||父亲

    关于父亲的话题一向不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社会经历不同,家庭背景不同,认识层次不同,因此各人感受亦不相同。总结这...

  • 20200122 疫情,国事,家事

    疫情,国事,家事 又是一年的一月。又是一年的年前。又是一年的流感。又是一年的疫情。 现在。湖北武汉正发生着多年不遇...

  • 国事家事||怀念母亲

    母亲走了,带走了全家人多少欢乐。按理早该写一篇关于母亲的回忆文章了,但我无法命笔,每每想起,总是泪流不止。在天堂的...

  • 国事家事两不忘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和郑光祖的创作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杂剧创作成就,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最早提到这...

  • 国事家事两不忘

    作为一个流派的白朴,在戏剧方面功底十分深厚,能够熟练而准确地把握不同类型戏剧的表现手法,他写的这两部戏剧其风格...

  • 羊太岁语录35

    朕在网络三不谈:国事家事天下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事与国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cfk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