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充满了各种小沮丧,各种各样的事,在被动和主动交织下,越发感到自己的边缘与局外。
白天,在办公室避世了一天,浑噩且无聊。身处水深火热的漩涡中心,却与忙碌交织的信息失联,同一空间却截然两个世界。
傍晚,继续被遗忘而无措。却又不得不担心着被误解的发生。
深夜,决然返回,却是制造了麻烦,显得不合时宜。尴尬、后悔而失落。
对于这个处境,心情也相当矛盾。庆幸的,是身处局外,避开了麻烦和劳累。而低落且不安的,局之外,越发慌落于价值的丧失。
可能全天唯独一句“我也喜欢你的过来”,稍稍感到宽慰与微甜。
可能最后,爆发的脾气,恰好是寻求”自我价值实现“得而复失的极度失望时,无力的冲动。
确实,最近的最近,自我证实的需求越发强烈。而”想要证明自己“的期望指数与”害怕搞砸“的担心指数成正比地增长,相互在内心交缠。越迫切地想完成一件事来肯定自己时,也越浓郁地担忧结果不理想反而成为能力不足的有力证据。
该怎么办好呢?
附几点啰嗦:
1、大概想通了某人对于“浪费了一天”的意思。不浪费一天,大概就是这一天是有可见的成果产出。
那么对我而言,能欣喜接纳之的可见的成果产出是什么呢?
大概是能与人分享交流的对事的深入认知。
2、对边缘化要抱着什么心态?佛系,其实只是自我防卫的说法,让自我攻击猛烈程度弱化的方法而已。实际上,被需要的欲望是存在的。佛系只会让价值感丢弃得越来越多,演化为此时此刻的对喜好、兴趣、立场的找不着北,说服自己“不失望”而丧失了感到欣喜愉悦的能力。
怎样可以让“被需要”的需要得到满足?略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