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千家诗》学习

《千家诗》学习

作者: 坐看云起时wjh | 来源:发表于2023-06-10 05:56 被阅读0次

春宿左省[1]

杜甫

花隐掖垣暮,[2]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3]因风想玉珂。[4]

明朝有封事,[5]数问夜如何。[6]

【简评】

杜甫身在谏垣,尽职尽忠,真乃荩臣,此诗可证。宿左省以上封事故,几通宵不寐,其心情可知。写心情,均从左省夜直所闻见表现之,上望星月,内听锁钥,外想玉珂,数问更鼓,其焦急之心可知。

-

[1] 左省:指门下省。临近左掖门,故称“左省”。

[2] 掖垣:皇宫边墙。

[3] 金钥:宫门锁钥。此指关门锁钥声。

[4] 玉珂:马勒,以贝饰之,色白似玉,振动有声。

[5] 封事:指密奏。唐时拾遗掌讽谏,大事廷诤,小事上封事。

[6] 夜如何:《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l

题玄武禅师屋壁[1]

杜甫

何年顾虎头,[2]满壁画沧洲。[3]

赤日石林气,[4]青天江海流。 

锡飞常近鹤,[5]杯渡不惊鸥。[6]

似得庐山路,真随惠远游。[7] 

【简评】

这是一首题画诗。首联以直白的方式赞美画师的高超技艺,带有惊叹的语气。颔联就画中的内容进行描写:只见赤日当空,石林中云气蒸腾,青天之外,江海奔流。气势浩大,场面宏伟。颈联借用两个典故,分用安徽的潜山和杯渡禅师所漂渡的江海形容画中的山水之美,用典既避免了行文的呆板单调,又增加了画面的神奇之感,且使之与禅师的身份有了自然的联系。尾联对画抒情,并赞扬玄武禅师,认为自己同他在一起就仿佛是在庐山上与东晋高僧惠远在同游。这两句由画及人,又由人之高深进一步暗示出画之精工。全诗在写法上虚实相间,笔力沉着,不露痕迹,堪称杜诗中的精品。

-

[1] 玄武禅师:一个居住在玄武山的和尚。玄武,县名,属梓州,治今四川中江县。县东有玄武山。屋壁:此指屋壁上画着的壁画。

[2] 顾虎头:指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小名虎头。

[3] 沧洲:水滨之地,这里指画中的山水。

[4] 石林气:山石、丛林中云气浮动。

[5] 锡:锡杖,僧人化缘时用以叩门的拄杖,顶头装着锡环。锡飞近鹤,是化用梁武帝时高僧宝志与白鹤道人斗法的典故。据《高僧传》载:高僧宝志与白鹤道人共争安徽舒城的潜山,两人相持不下。梁武帝决定让他们各以自带的宝物比高低,以此决定山的归属。于是白鹤道人放鹤先飞,宝志随后也将锡杖抛向空中。待白鹤飞到时,锡杖已先立在山上了。梁武帝便在鹤、杖所停的地方,分别建立了寺院和道观。

[6] 杯渡:以木杯渡海。据《高僧传》载:南朝刘宋时,有一高僧常用木杯渡海,来去自如。时人称之杯渡禅师。

[7] 惠远:东晋高僧,隐居在庐山的东林寺。曾和刘遗民等一百二十三人发誓共往生西方净土,被后世奉为莲宗初祖。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1]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2]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简评】

此诗极力描绘终南山之阔大荒廓,“连山”句写阔大而不加夸饰,“隔水”句写荒廓而自然成趣。其颔联之写云霭,堪称神妙,非游山老手,必无此体验,亦必无此笔墨。真乃梅圣俞所谓“状难状之景,如在目前”。

-

[1] 太乙:即终南山。天都:指唐都长安。

[2] 分野:古人以二十八星宿分指地上区域,称“分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千家诗》学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cht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