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7.17
地址:昆明大溪地
时间飞逝,2016年转眼已过半了,C&B又进入新的学季了,喜欢肖国超对上期公众的暖词推送,这不是一个速成秘籍的平台,而是一个漫长的成长计划,在地球上,你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不仅暖心又有力量,在鼓舞中前行,“雨”几乎蔓延了整个七月,伴着夏末的炽热,人也变得慵懒起来,抹去工作中的压力,感受七月的雨,洗涤过的天空,湛蓝湛蓝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各自生长,独显各自的语言,风也有,雨亦有,每次风起的时候,每次雨霏霏的时候,打湿着我们的心,把绚丽留给天空,强盛的生命力如同常青藤组的徽标一样,脚踏大地,向下生长,努力不被深井所禁锢,抬头仰望,风轻云淡,却不因天高而虚飘。
常春藤组的小伙伴们丰富的内心与广阔的思维在这次分工协作中都被一一展示了出来,精彩……一部电影《房间》六位小伙伴从不同的视角解读:
C&B15班常青藤组----客体关系之电影《房间》队长彭彭:点睛之笔,挖出了关于电影的那些事来自一个真实故事的改编,追溯到源头关于囚禁的来源,从被囚禁人生以及出逃的可能---关于电影的那些事儿---“房间”是什么?房间分别对JOY、老尼克的关系Jack意味着什么? 一个房间孕育了你,也囚困了你。
C&B15班常青藤组----客体关系之电影《房间》小字:一开始对于这部电影怎么讲没有头绪,一次与天睿吃饭,这么一个可爱充满活力的小盆友在饭桌上玩起了脑子急转弯游戏:什么茶不能喝?什么车最长?什么字专家会读错?(激发了小字的灵感来源)
从母爱的力量和男孩精神---故事简介---jack“头发是我的能量之源” (评估了jack的自体状况)----jack的能量之源(母爱是孩子成长的根基)---对接是一门艺术(孩子的灵心需要细腻的对接和呵护,建立这样的接口是一个艺术的过程)----当代男孩的成长之惑(男孩的目的、男孩的精神、父性原理、自信的孩子是安全的孩子:当孩子真的遇到危险时,能派上用场的,其实是应变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C&B15班常青藤组----客体关系之电影《房间》王丽玲:从jack与楚门两部电影的对比----房间、空间、世界----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jack与楚门两部角色对比(真实与虚幻)
C&B15班常青藤组----客体关系之电影《房间》小一花:从《Room》房间的电影解读---故事概述---影片中的“狗”与过渡性客体---宠物对人的意义(全篇电影共出现8次“狗”,包括(想象中的和真实的)、“狗”的形象在电影中的运用和意义、“狗”对joy的意义、“狗”对jack的意义、“狗”作为jack的过渡性客体,引申对过渡性客体的解读)---结语
C&B15班常青藤组----客体关系之电影《房间》郑丽娟---从joy自杀背后的自体状况初探—从记者提问的五个问题(1、你是否想过离开这栋房子?2、在那里无比的黑暗的时刻,是否考虑过解脱结束自己的生命?3、当jack出身的时候,你感受到什么不同了吗?4、当jack长大一点,你会和jack谈起父亲吗?5、你生jack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要求关押你的人把他送走?那样jack就可以自由了,那就是最终极的牺牲,那样做他可能就拥有童年?)----美国对于孩子的法律保护概况---Joy的重要课题关系(与父亲、母亲、jack、老尼克、房间、家)---对于Joy原生家庭关系的推测----思考[
@人生没有那么多的对错,更多在于你的选择。你选择成为受害者、还是自我拯救者?
@我们都不完美。不要在好与坏、对与错中去挤兑自己,软弱并不是罪过,但我们可以尝试让自己更勇敢!]
C&B15班常青藤组----客体关系之电影《房间》班长:从《房间》爱的力量---电影的简述(柏拉图洞穴隐喻)----影片角度(一个房间,一对母子,一个普通家庭,因为一桩案件带来的变故,折射,反思经历,环境,家庭,社会舆论等对于个体成长及生存的影响……)--- 知识延伸——过渡性客体与真正客体---电影简述(手持摄影)----母子信物(母亲给孩子一颗烂牙齿,孩子却还母亲一头秀发)---母爱:孩子成长的根基
从0083到灯塔组,在到常青藤组,大家在电影季玩的方式不同,0083采取的自由组合制:2-3人共同完成一部电影,灯塔组是一人独领风骚一人完成一部电影,常春藤组是全部小组成员同时完成一部电影,一开始我想这么多人看一部电影怎么讲呢?没想到常青藤组了给我们一个惊喜,事实再次证明经验之外的世界是非常美的。
电影与精神分析关系:
摘自---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基本电影机器的意识形态效果》
—[法]让—路易·博德里
1、 问题 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需要着重研究的问题是:在“电影机器”这个庞大的运动系统中,观众是怎样被建构为主体的,影片的意义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该理论究其根本是源自于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学,是通过类比的方式将精神分析学移植到电影研究上来。它是一种关于观影主体的理论,观影主体与做梦主体类似,也就是梦的主人,这个梦的类似物就是好莱坞电影及其海外的类似物,精神分析符号学是一种关于观影主体的理论,其主要分析对象是好莱坞电影及其海外的类似物。在这一理论中,主体完全显现,影片被看做是人的欲望的达成,借助于认同机制,主体则成了完全意义上的施动者。其代表作有让—路易·博德里的《电影基本机器的意识形态效果》和麦茨的《想象的能指》。
2、 主体的眼睛 博德里首先提出,摄影机在影片的制作过程居于中心地位,摄影机的影像建构与绘画中的透视投影类似,他指出,电影的最初模型正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透视构成法。不同时期的绘画中空间概念是不同的,古希腊的绘画法是对注意中心的组织,也即基于多重的视点,而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则是营造一个有中心的空间,“这种空间的中心与观看时作为中心的眼睛相应,因而让·佩尔兰·维亚托恰当地把眼睛称作‘主体’。”参照一个定点,视觉化的客体被组织起来;基于定点原则,视觉化的客体又反过来指出“主体”的位置。这个定点也即主体,是指置于视平线上的透视的原点。主体是一个人造的中心,带有以人为中心的意识形态性。
3、 从技术层面上(观众是怎样被建构为主体的)博德里从中心透视法入手,分析了电影摄影机、各种电影设备所纪录与复制的效果,和电影放映机的影像还原效果。
1、放映:否定差异 这部分博德里主要从摄影机所铭示的影像连续体与放映之间的关系来阐述。这里所说的差异,是指由摄影机所铭示的非连续性,胶片上的影像可以微分成许多个单幅画面,相连的画面之间存在细微的差别。博德里指出,差异对于影片的生存来说是必要的,但影片要生存又必须抹杀这些差异。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差异的存在,放映操作将运动的连续性重建成静态影像的序列,各个单幅画面经放映又形成连续的运动。几何学上的曲线是由一个个点组成的,胶片上的影像可以微分成许多个单幅画面,相连的画面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差异是非常重要的,在放映时,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手段和视觉滞留现象等,产生一种连续的运动幻象,在这一过程中,差异对于连续演变的运动是不可或缺的,连续幻想的产生缺少不了差异。但是要产生这种幻觉,必须让人们在放映时感觉不到因为这种差异而带来的非连续性,也即看不出所呈现的每个影像的原样,这就是说这些差异必须被抹去。
2、先验的主体 这一部分主要讲的就是电影摄影机纪录与复制的效果,以及主体的确立。 (1)先验的含义 先验,可解释为先于经验,先天存在的意思,这与“我思故我在”在含义上具有同一性。“我思故我在”的含义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我思考,所以我存在”,它应该解释为“我无法否认自己的存在,因为当我否认、怀疑时,我就已经存在了”。 (2)先验主体的确立 对于先验主体的确立,博德里写道:“捕捉运动,自己就须运动;追寻轨迹,自己就要有轨迹;选择方向,就要具备选择的可能性;确定涵义,就要赋予自己以涵义。眼睛-主体这个人工透视(事实上它只代表了为产生一种有序的、规则的先验存在而付出的更大努力)的潜在基础就这样转而关注于或‘被升高到’一个更大的功能,以便与这一功能所能实现的运动相谐调。”,这个世界为眼睛构成,同时被眼睛所构成。而与眼睛相应的“摄影机的移动似乎满足了最有利于‘先验主体’显现的条件”。摄影机获得的影像、声音和色彩把客观现实幻觉化了,因为“影像永远是某个东西的影像”,“某种东西一旦成了影像,就一定会构成某种涵义”,这样电影就成为一个先验主体的构造或创作。
C&B15班常青藤组----客体关系之电影《房间》这部影片房间是什么?
当母亲发现jack分不清真实与虚拟的时候,更坚定了joy出逃的信念,joy告诉了jack真相,这个不是真正的世界,有真正的人存在,狗、草坪、树叶……而这个房间只是隐藏在世界的一小部分,而这个房间是她痛苦的根源。
孩子疑惑、生气,他不相信,他想重回4岁,他想就在房间里好好生活,乔伊着急、痛苦,因为她不论怎么解释,儿子都无法理解。
——“房间不臭,除非你放屁!”
直到成功出逃停车、跳车、跑、找人、递纸条。
jack漂亮的眼睛,他看到了天空,树木,房屋,汽车,一切都狠狠颠覆了他的认识。风拂过了他的头发,他开始重新审视这个世界,宛若新生。
房间之外的世界是一个更大的房间,母子还是回到了棚屋,虽然有痛苦也有温馨,东西被收走之后jack惊讶发现房间变小了,因为他们面对了更大的世界,最终对房间说再见,走出了房间,走向未知,更广阔的世界。
母爱:孩子成长的根基(母亲给孩子一颗烂牙齿,孩子却还母亲一头秀发)听到班长这句话的时候非常的感动,我们无法追究到底是谁成就了谁?
影片中场景:没有了……(jack想吃奶)
每个母亲都怀胎十月,与孩子血脉相连,母亲的肚子里装着孩子,哺育他、温暖他、保护他。
终究有一天我们需要完成与母亲之间的分离,无论分离有多疼,我们必须这样做,因为——
分离和爱同等重要,它们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它们一起作用,让一个人成长,让一个人成为他自己。
拒绝分离,就等于拒绝成长。
再亲密的两个人,也是两个人,如果不懂分离,那么,两个关系亲密的人就会黏在一起,而这是很多人生悲剧的深层原因。
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则称,懂得分离的爱才是“真爱”。因为父母必须主动与孩子分离,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人格成长,并让他最终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
亲子关系如此,师生关系、情侣关系等亲密关系也莫不如此。
如果拒绝分离,爱就是“假爱”,不懂得分离的两个人黏在一起,你干涉我的空间,我侵占你的空间,两个人都不能很好地成长。
分离是一生的主题。在人生每个阶段,我们都会遇到重要的分离。
在处理分离上,会出现三种结果:
第一,成熟分离。一边给予爱,一边坚定地告诉孩子或亲人,你是你,我是我。这样一来,关系仍然亲密,但关系中的两个人都拥有独立而健康的人格。
第二,拒绝分离。这样的关系不一定亲密,可能还非常恶劣,但关系中的两个人必然会黏在一起,仿佛在演爱与恨的双簧戏。
第三,单纯分离。虽然名义上是亲人,但拒绝爱与亲密。如果两人都是成人,这种关系很难维系,如果是亲子关系,那么孩子会遭到难以挽回的伤害。没有分离,孩子不能成人,没有爱,孩子一样不能长大。
与你再亲密的人也是另外一个人,是和我们一样重要一样独立的人,在这里yoy主动完成了jack的分化,而下一个镜头紧接着是在完成分化后鼓励客体的关系呈现。
C&B15班常青藤组----客体关系之电影《房间》另外一个场景:joy:我不是好妈妈,jack:可是你是妈呀
客体关系有两个特点:1、人际界线不清;2、黑白分明。
客体关系不是客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而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主体客体关系);不是任何一个主体和任何一个客体的关系,而是孩子和母亲的关系(母子关系);不是现实的母子关系,而是母子关系在婴儿脑中的记录(母子关系表象);不是“成熟”的母子关系表象,而是2-5个月的母子关系表象,其特点是母子一体(共生)、母亲被“分裂”为好母亲和坏母亲(分裂)。
6个月以后,进入“分离-个体化”阶段,其任务是逐渐与母亲“分离”,把好母亲和坏母亲“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人。有的人到了3岁就完成了“分离-个体化”,有的人一辈子也完成不了。“分离-个体化”过程受阻,就会把客体关系投射到实际的人际关系中去,从而扭曲人际关系,使人际关系失真。
孩子的一头秀发把自己的一部分力量给母亲,简单的一段对话足以看出“分离-个体化”的过程未受阻,从jack的人格结构的形成追溯到早期的母子关系,是足够安全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