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DISC|我们不定义你的需求

DISC|我们不定义你的需求

作者: JoyLuck灯塔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2-08-24 23:57 被阅读0次

    D0296 2022-08-24 北京 晴天
    回听永澄老师和海峰老师的对话,再次被吸粉,来膜拜学习榜样。
    永澄老师提到2个邀请:1.用你的视角来“解释” why 2.追问/提问how怎么做到的

    以下文字来源直播对谈。

    一 智慧的开场

    感谢周育薪老师的主持和开场:
    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共创的过程。
    育薪老师介绍(“解释”)了为什么第一讲是对需求的理解和挖掘?因为所有的商业、服务和产品都是从满足需求开始的。而海峰老师不仅仅基于表面的需求,还能够不自觉地、自然地去满足同学的深层次的需求。举例,DISC社群里每一个学员都叫联合创始人,这个其实就在满足需求。
    (抛砖引玉,完美)
    ---此处本来要交麦给永澄老师,海峰老师出来说先跟大家聊两句

    海峰老师开场很惊艳,展现出了大智慧:

    • 先感谢项目总统筹@周育薪老师,感谢运营@橘长。
      1. 让大家知道下我的状态:因为使用手机可能没办法看到伙伴打招呼,但是请放心,永澄老师可以看到(你们)

    --- 人际敏感度 考虑听众需求 瞬间拉近距离

    • 2.我们这一次的对谈,跟普通论坛不一样,论坛会基于对观众时间的尊重会特别做准备,但这一次恰好相反,我是完全不做准备。(why?)因为我希望有些回答可以不完整,但一定真实,想到什么就及时补充。尤其是加入永澄老师的归纳和提升,本身里面一定会有一些空的地方,有一些不系统不完整的地方,这样才更有机会去追问,去填充,去做更多的提升。

    • 为什么敢这样(即兴做对谈/样本)?
      “前提在于我对永澄老师有100%的信任,我清楚知道他在这个角度会有往上一步的提升。”
      ---这一句其实也是海峰老师对永澄老师的赋能和加持~~
      在漫威系列和黑客帝国关于「先知」里面有类似的场景。

    • 告诉大家两件事:
      一我的回答是临时的即兴的,也不知道是谁要借我的嘴巴要来聊些什么,他不完美没准备,但是真实,有空间可以填充。二 是大家要留意跟互动,永澄老师是怎么提问的,永澄老师怎么归纳和整理的?
      好处是你有一份归纳,再看永澄老师的归纳,“太棒了!”这是对你时间最大的尊重。你不只是听到一些启发,还做了总结,并且你的总结和高手之间还做了一个对比,你的能力会快速提升。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非常有价值的部分。为什么?
      ---太棒了!三个字让我想起林伟贤老师的发现之旅的样子~

    • 为什么做总结归纳有那么多的好处?让你的能力得到提升?

    设置押金门槛是为了激发参与者的一个内在动力
    但这不是一个商业项目,如果是商业项目,那收费可能就是4w..
    (399后面加2个0~)
    投入度不一样,希望大家投入的是时间和精力。

    +结语:
    预祝大家有很大的收获。我唯一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我一定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收获,而各位的收获其实取决于大家自己,所以我们一起加油。我要讲的就是这些....
    (有没有很熟悉的味道,发现之旅style)

    ---海峰老师讲完之后,本来要交麦给永澄老师~
    育薪老师特别有感触 跳出来回应海峰老师,海峰老师第一次魔力笑的原因在于此:两次交麦中断,有点funny好玩。。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随心的对话。

    赞许下周育薪老师的及时回应:
    从海峰老师身上学习的点:我们讲需求,我也用手机,但是我没有「探索」出这个需求,海峰老师「照顾」到了没有在屏幕之外的伙伴的“被看见”的需求。
    大家要学习的「敏感度」,不仅仅是disc的人际敏感度,如果你的学习敏感度能提升,刚刚这一段开场就已经在学习了。

    ---真的是太棒了!!!

    二 心流的开聊

    永澄老师提问:我好奇的是disc形成了这么大的一个空间,从认证课程 包班课,到品牌层面的出书上杂志封面,线下演讲,各个平台的分享,学员的调动等一系列的成就。我认为基石是满足了需求。海峰老师,您是怎么看待满足需求,从最开始的时候,关于客户需求,你内心是怎么看待这个话题的?

    心法 by 海峰老师

    有没有留意到海峰老师的心法是什么呢?
    海峰老师说:先分享一个感受。你们表扬我,最开始我都会有点不好意思。但是最近我有一个心法。
    我内心会讲一句话:你们赞美我的你们都拥有。之所以能看出我厉害是因为你厉害。你不幽默你看不懂我的幽默,你不睿智理解不了我的睿智,你不博学不会觉得我博学。(附注:博学例子 见钱钟书先生·管锥编)
    所以在座的各位如果你们在过程中有任何的收获,很大原因是因为你们自己真的非常棒。
    我用这个心法:别人在表扬我的时候,那我能接受。否则我就没办法正常思考。每一次你们表扬我可能都要先谦虚一些,而我本身也不是一个喜欢给别人建议的人。所以我才要不断地念这个心法。所以我才会选择用这种对谈、追问的形式,这样可以挖掘更多。

    什么是disc社群的需求?

    DISC需求,两个维度。核心:我陪伴着一群人成长。

    • 关注这一批人。
    • 社群的每一个毕业生我都是亲自服务。
    • 新的机会重启,为什么涨价。
      七周年做了一次调研,社群里面有200个年薪百万+的成员,还是很惊艳的。

    首先是去抓客户需求,即我要持续地服务好一群人。比如服务大学生/小学生,服务企业高管,或者服务创业者,这些都是选项。
    而disc社群服务的是另一个选项:我们就服务一群人,这群人是什么呢?一开始跟我们走在一起的人。(确信)这群人会持续成长。
    陪伴着这群人往前成长是很重要的。

    (海峰老师有一种高于常人的对未来的确信。)

    包班课:在disc社群里邀请创始人来亲授课程,比如正面管教创始人简*尼尔森、东尼博赞思维导图、玛丽莲埃里克森教练技术等等。

    --至少可以让你储备到脑海里去做你未来的一些阶段的选项。

    当我关注到这一群人,我会因为他们的需求改变而改变。
    学习专业的知识
    彼此之间的链接

    年薪百万+的秘密

    除了你的能力之外,当你进入了一个社群,你有足够的人脉,有N多人可以为你买单,你就有了议价权。

    社会上收入高的人,其实不只是能力,不只是努力,而是你所在的圈层,你所有的人脉关系,你可以影响和链接到的人,那个才是真正的重点。

    努力和智力只能决定你物质水平的下限,但你的圈子和人际敏感度决定你影响力的上限。那这里面当然包含了收入。

    这是第一个维度。关注这一群人持续地成长。

    第二个维度是,我怎么来精准地把握他们的需求?

    当你对外有影响力的时候核心的点在于它会形成一个品牌。
    传统的品牌玩法是:先定义我是谁、证明我是谁,然后我就吸引到一批人。
    disc社群的玩法是:我们没有预先做任何的设定,它就自动成长起来,就像一个人一样。我就只管自己活得精彩。我活得精彩,你就被我吸引来了。你愿意来,我们就一起精彩。

    「外向传递」显现在哪里?

    disc直到88期,没有招生简章,没有课程大纲,就只有一份简单的QA。
    核心靠两点,毕业生很优秀,分享改变的力量大于分享感受。
    我学了这个课,我的人际敏感度提升了,我可以更好地照顾自己,相处时可以更好地照顾别人。我在人群中长袖善舞,我在资源上韩信点兵。我的变化周围的人看得到,他们就会很好奇。基于信任他就来了。

    海峰老师的转述:F2学姐推荐伙伴来参加disc的案例
    “我觉得他有困扰,我也了解他的情况,我觉得 disc可以解决他的问题,所以我就推荐他来了。然后推荐完了之后他真的有很大的改变,我也会去追踪他。我惊奇地发现:我介绍了 20 个人进来,我找到了 20 个 disc 可以落地并且真正取得效果的方法。所以我在讲 disc这个门课程的时候,我就非常有自信跟能量。”

    有的时候,不是我去定义客户的需求是什么,是让客户的需求它自动冒出来,我吸引它。

    |从双证班到小班制
    从最开始的证书给大家行走江湖, 交付课程的价值
    到发现大家的交流最有价值,人脉的链接才是最大的财富。
    一个大的挑战:如果产品不是最重要的核心,那这件事的意义在哪里。
    |从学习型社区变成人脉型社区,一开始并不是很接受。
    回到初心:我在乎来的每一位人
    我在乎成果密度和结果相关度
    欢迎大咖,感恩大咖为社群增加贡献!

    海峰老师说:我们流量很大,大家愿意做推荐,靠的是吸引。然后最关键是让大家自己来定义需求。
    (谦逊的“打引号”)

    简单来讲,我不要定义你的需求,你先告诉我 你的需求,我来真实地跟你呈现里面有什么,哪些是可能性,哪些是必然性。
    缴费不是最重要的决定,缴费之后用你的努力对得起你的缴费的这个决定。
    这是你的决定,你要为你的决定负责,你要努力去达成你的目标。我只是你的助力项。你得自己帮助自己,这个可能才是核心和关键。

    一个小插曲:
    海峰老师的大姨的电话,很即兴。说明海峰老师对家人的那份在意和重视。家人找,先接一下电话告知晚些回复,的确是「照顾对方需求」的最好的方法,否则会有一份「等待」「担心」一直在那头)

    ---既然宇宙给你电话连线你就接,当然也是看场合的,海峰老师把这个拆解当作是朋友之间的对话,所以大体是轻松愉悦的、包容的场域,可中断。

    海峰老师说很抱歉,临时接电话不是很尊重大家。我有4个微信号此时只有家人的电话是可以不受屏蔽打进来的。
    (海峰老师讲了家乡话,听出来是亲切熟悉的客家方言语系,七哥竟然听出来了是江西人。)

    (海峰老师:江西人,在广州生活了20年了...之前董事成员都是台湾和新马的,他是唯一一个大陆的。)

    三 无限扩展的答疑

    |澄峰对话·巅峰时刻

    永澄老师的提问:disc这些不一样的做法是不是有一些边界?比如说我们了解disc的需求是把自己活得精彩,然后把其他人吸引来。我们就把握这些人,而不是某个群体,就是这些人。那做到这点的前提是什么呢?

    海峰老师:
    disc真的有用,有让人真的改变,真的提升了人际敏感度。
    感谢这个时代,2015年开始了朋友圈的推荐,这是一个通讯工具。
    跟学员说:以上只是我的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我们会去做访谈,为什么会推荐人来。“希望几年之后更好的我的面前,有一个更好的你。”

    社群的人是怎么被吸引来的?

    被吸引来的一个很大的原因,他的需求就是因为他在disc社群看到了自己想活成的样子的可能性,又或者说这里面有很多人活成了他们想活成的样子,所以他们被吸引来并且被成就被照亮。最后如果用一句话做个归纳,就是「追光的人终究有一天自然变成光」,然后他又成为别人追随的对象。

    这个边界我不会去定义它的,因为有些光是自动散发出来的,我做的就只是加持。当我们形成一个磁场的时候,我们都有一个发心,就是让大家都有机会变得更好。

    永澄老师:海峰老师你身上随时带着演讲的气息。
    海峰老师魔力笑:这就是我为什么要访谈,我不能分享......
    我在意的是那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因为我找客户需求,我真的没有办法像其他人一样,我就盯着某一群人,盯着创业者,盯着毕业生我找不到的,因为你让我这样讲我是讲不出来的,但你让我叮嘱易仁永澄让我叮嘱周育薪让我叮嘱橘长,让我叮嘱圆心,我是真的能够找到的。因为我要的不是一个群体,我要的是那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人。我觉得那个东西对我的激发才有价值。

    我要的是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永澄老师:
    纪云说,想起她自己参加 disc的社群,确实没有广告,她的各种老师、同事都在这个群。
    海峰老师笑道:他周围欣赏的人都在这里,所以他就自动来了。

    永澄老师:
    这是一个结果。disc社群有吸引力、愿意推荐人来。
    我感受到海峰老师(关注人的内在感受)说,“说明他的内在一定是有改变的”。
    “我要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就像是一个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透由我们的行为做出的结果被他人认可的那个部分。 disc有各种各样的组成部分,但核心的文化是内心的改变,是活生生的人的内在成长,是独处时照顾好自己,相处时照顾好别人。
    海峰老师,在你心中「照顾别人」这四个字,它是什么样子的?

    海峰老师:
    这句话完整是「独处时照顾好自己,相处时照顾好别人」。
    我并没有觉得说别人是唯一的,我也照顾好自己,就包含做很多事情,我可能已经下意识养成了一个多赢思维

    那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为什么我会那么在意个体,因为每个个体都是我服务过的或我在乎过的人介绍进来的,所以我会很在意。每一个在我面前出现的他都是个体,在我面前出现的没有学员这样一个大的概念。因为每一个人都是我亲自报过来的。
    ----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永澄老师:你说你在意这群人。那这份在意是因为你亲自服务过,还是因为只要是这个人他有一份需求,而这个需求恰好是像你自己活出来的精彩,他想奔着这个精彩而来,所以你在意?

    这个在意是来自于哪里?

    海峰老师:可能是一种自发的。谁跟我讲什么,那我就会回应。然后回应的过程我的习惯是说:以上只是我的经验仅供参考,我不能做到的 有什么我就会讲什么。

    这个在意很可能不是我努力去抓的东西。在通常意义上我在意一个人,那很可能我要努力会为他做很多东西。但是我在社群里的在意其实是在第二层。在哪里呢?

    当他有需求找到我的时候,我会去呼应。这也是为什么也有些伙伴问我说我不累吗?我其实不那么归类,是因为当他们没有需求跳到我面前的时候,我其实没有花任何的能量去刻意地要去讨好大家,只有他找到我的时候,我这个时候就是发生什么,我就回应什么,然后能做到做不到我就很直接。

    当永澄讲完在意这个词的时候,第一个我平时没有那么有意识关照到这个词。第二个如果我脑海里现在要区分一下,就是这个在意跟那种主动,我要对谁好可能会比较难。但是不排除说有的时候做一些事情我会不会想到谁也会,这个时候可能就会产生一些相对主动的链接。被动的被触发了,我才会做。我上了一个好的课也会去分享。

    永澄老师:海峰老师是怎么对待人的,有很多的细节,极度的敏锐。一直在践行,一定要对别人好。这背后相信的是什么?

    海峰老师:“我”是跟大的系统在一起的。

    disc社群四个阶段的贵人论
    “世界和我爱着你”
    “你刚好在我面前,世界刚好透过我,给到你一些启发”
    “既然来了,彼此好好珍惜”
    “都是自然发生的”
    第一场课堂笔记 DISC|追光的人最终也会活成一束光

    (信息量非常大,更多精彩 期待后续....)

    2017年·桃总分享

    感恩 感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DISC|我们不定义你的需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cno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