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曾经以聊天的方式采访过很多超过十年的友谊,
在这其中,我发现了一个规律,
一般相处超过十年,且感情依然保持足够信任的关系,这些人往往会很有默契的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对友情状态的认知,
和睦。
和睦是看似一个很轻的词,没有什么波澜壮阔的背景刻画,也没有太多的激情与冲动去填补修饰,
很简单,就是和和睦睦,没什么可讲的,没什么需要拿出来强调的,
相视一笑,就是认可;相互信任,何来坎坷?

我曾经深究过这样一个关于生活的问题,
都说平平淡淡才是真,那么有真便有假,
平淡是真,难道波澜就是假的吗?
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用友情的角度来慢慢品味,
这个世界上,任何一种情感纽带的建立和建设,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即使是父母,那血浓于水的情感,也存在性格与观念上的,无可回避的冲突,
当这些矛盾,如同战火一般蔓延在彼此的精神领地,那么即使相处一生的亲情,
也会注定成为一本“难念的经”:
有些感情之所以让人无法接受,并不仅仅是谁妥协了谁的无知与傲慢,也不仅仅是谁接受了谁的自负与自以为是,而是这些妥协和接受,都是一方压迫另一方的精神证据,这些证据证明了在这场针锋相对的关系之中,总会有一方是施暴者,也总会有一方是受害者,很多关系的相处,无论是短暂的人生一瞥,还是长久的浑浑噩噩,当出现了这样的对立关系时,就注定了这一本难念的经,会成为受害一方挥之不去的阴影。
那么回到标题,面对友情的考验,并不是谁在妥协谁,而是彼此之间该以怎样的方式去接受对方,去改变自己,去用理性且清醒的态度,去审视彼此的存在价值。
我经常看到有些网友抱怨,自己的朋友不重视彼此的关系,比如用一些很伤人的话去发泄自己的负能量,而自己只能默默承受,因为一旦提出了异议,便会让对方以“你不懂我”这样的指责闭上了欲言又止的嘴,
还有些人,表面上是在做朋友,实际上是在做生意,不仅自己要在这段关系之中只能占便宜决不能吃亏,而且还会想方设法的利用对方为自己谋利,然后还会有意识的强调这才是“友谊的本质”。
更有甚者,会用一些很极端的做法去挥霍朋友对自己的信任,他们没有把友情看成是一种弥足珍贵的情感体验而珍惜,反而,他们会觉得自己的朋友对自己好是应该的,他们一方面把朋友当成是父母,认为父母都能接受自己,为什么他们不能?
而另一方面又把朋友看做是无知的孩子,似乎自己所有的算计对方都不可能发现,还会因此沾沾自喜,并毫无廉耻的继续祸害那些已经对他们失去耐心的“朋友”:
真正的友情,考验,考察的是彼此相处的模式是否融洽,验证的,是验证彼此之间能否做到去理解对方,用对方能接受的方式,去感受自己对这段感情的理解,是对方愿意接受,乐于接受的交际方式。

我工作的这些年,见过很多人,遇到过很多的事,
我发现了一个规律,很多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并不是事情有多么复杂,
而是人心叵测,人性难寻的恶果。
难以处理的,永远不是事情本身的复杂,而是事情背后,那些因人致使,因人导致的矛盾所在。
所以,当我们审视友情的价值时,那些考验,
往往并不是那些考验的事件,考验的经历有多么复杂,
而是这些事件背后,我们看到了怎样的人性,是光芒下的信任,还是阴影背后的算计,
更是这些经历之中,我们触摸了怎样的选择,是有意义的认可,还是毫无意义的挑唆:
也许您跟我一样,心怀真诚,愿意以一生之能,去呵护一段美妙的友谊之旅,
我们会解决任何问题,会努力做好任何在这场旅途中的选择与权衡,我们会倾尽所能,让彼此之间的感情不会消退,会随着时间的孕酿,愈发醇厚,
那么,此时的问题就只剩下一个:
我们确实这样想的,也一定会去这样做,
那么,他们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