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和她爸爸产生分歧。
爸爸认为需要多和老师沟通,依靠老师来提高孩子学习成绩;而我认为只要重视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就行,其他的让孩子自由发展。
一个人学习的内在动机在自身而不在外界。
从我自身的求学经历来看,只要自己愿意研究,不管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都能不停地吸收知识为己所用。
在学校,对老师言听计从的学生自然品学兼优,但是缺乏主见和独立思考能力,离开了老师的约束,什么也不会干。
在学习中,如果我的心关闭了,不管老师如何苦口婆心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我都不愿意主动学习,因为那些说教太空洞。
一旦我对某方面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的查阅、学习很多相关资料,思考相关内容,甚至进入心流状态,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怎样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呢?
一、先实践
不可否认,每个人都是无知的,在对一件事没有概念时,她完全不会产生兴趣。
如果我想让孩子多关注语文写作,我就和她一起写日记,然后相互修改、打分、评价。
这样做,对孩子好处很多:
首先,因为妈妈的陪同,她已经在做这件事;
其次,写作过程中,她明白了写作时会遇到的问题,并按照自己的方式解答;
再次,通过相互修改,她看到了妈妈对写作问题的解答方式;
最后,通过相互评价,她提高了总结概括的能力,学着老师的口吻对我的日记评价,并对下一次写作充满了期待。
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例如我们经常在一起练习毛笔字、画画,只要陪伴她一起做事情,她都会变得兴致勃勃、斗志昂扬,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
二、再理论
实践过后,我会和她探讨对于作文的看法和她认为的难点,然后分享一些自己的感受,告诉她只要开始下笔,作文一点也不困难,困难只在于自己的不自信。
三、长坚持
虽然她的学习兴趣有所提升,水平也有进步,但是,一旦我不再督促,她就自然而然地松弛了。
学习是一件细水长流,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一旦产生了惰性,便真正丢下了。
所以家长的鼓励很重要,只有持之以恒的鼓励,孩子才能真正坚持下来。
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李希贵校长有句名言:“教育学就是关系学”。
如果想让孩子学好一门功课,不如让孩子喜欢他的老师,问题就迎刃而解。
如此看来,爸爸的观点也有道理。
孩子毕竟年纪小,自制力有限,每天在学校生活的时间接近12个小时,如果能有一个关系比较好、心中非常信服的老师,自然会听老师的话,对老师所教的内容更加关注,那么这门功课就会有突飞猛进的进步,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我虽然希望孩子能有自主空间,不愿意孩子被学校规矩束缚地太严格,但是还要重视与老师的联系,和老师一起做好督促工作。
希望在我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孩子能体会到世界的不同侧面,由内而外地对学习产生兴趣,做一个快乐成长的小学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