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7月1日这一天,我和平均年龄20岁的28位热血青年被分配到采油三厂靖安油田。记得那时候条件极其艰苦,通往井场的都是一条条狭窄的土路,每当有车辆经过,老远就见蔓延着一条迟迟散不去的“黄龙”。
倒班车冬冷夏热,窗户不密封,颠簸的土路需要4小时摇晃着才能出沟,老胳膊老腿都能摇散了;你再看每个人身上、脸上都似出土文物,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只剩眼睛灵动着。过去备着冬季坐车用的军大衣已经退却了历史舞台,现在已经改为密封、恒温空调大巴倒班了。老一批的车辆也已报废,消失得无影踪了。颠簸窄小的土路已铺上柏油,改为全程柏油马路了,只需一个半小时就可出沟。
那时好多井场设备都是自行发电,整天“轰隆隆”的柴油机声音吵得人无法入睡,还要不停的给发电机补充柴油,耗材耗力。
我那会儿待的井场算是个小站,每天出产100多方液量,备的却是10具38方的小罐,一边要忙着单量,一边还要不停地倒灌,防止溢罐;只待油罐车来才能缓解一下紧张的储罐困难问题。
记得那时所用的设备也比较滞后,加温的锅炉烧的是自产油,动不动脱水不干净火就灭了,老要过去点火,还很危险。如今的锅炉早已改为烧干气了,方便、干净、又省事。
那时候车辆配备欠缺,满山头、山间都是井场,战线长、井场多,事情繁琐,条件滞后,一遇到恶劣天气或紧急情况,就得肩挑人扛,没有条件自己制造条件都要排除艰难险阻,让每一台设备每一台抽油机运行正常。最头疼的就是周边老乡的骚扰了,一到晚上偷油、偷器件,防不胜防;在那个时代,也着实出了一些油田英雄楷模。如今油田规模越大了,早已打破了过去管理不过来的问题,划分了好多个生产单元,每个生产单元都配备了足够的车辆维护着正常生产。
时间是厚重的,老一辈的“革命先驱”早已退休在家,甚至有些已离我们而去。如今的油田踏着时代的步伐进入数字化新时代;一切的一切都变得完善成熟,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浪费和外部环境的骚扰。
想想现在,没有老一辈的付出,哪有今天优越的工作环境;我们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老一辈的付出,珍惜如今这来之不易的一切,热爱自己的工作,感恩自己的企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