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2018年的全国语文1卷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 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再看看去年2017年的同期高考作文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我在去年的今天,对2017全国卷@安徽卷的作文备考作过全面的分析和推断。大致内容如下:
“首先,命题材料新颖,突出了知识的重要性。打破了长期以来一贯性的以思辨式材料为主的格局,侧重了知识与能力运用。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
“第2, 命题形式进一步自由,开放,面向现实,直面生活。
“可以说,将考生的知识面与认知层面完美地结合起来。既照顾了知识的链接,又继承了传统高考作文对思辨能力考查的延续。高考作文对考生知识面的侧重考查,这是创举。这条思路,2018会继续沿着走下去的。
“倘若考生只有单一的知识,彼此间无法连接,写作的思维能力就无法显示。这里面涉及考生的独立自主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大程度上杜绝了作文猜题,押题和套作的弊端。从这点上看,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已经可以说是达到了完全成熟的程度,登堂入室了。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感到非常欣慰,因为更适合平时施教了。
“第3, 作文生活化进一步加强。
全国1卷,参考的地域广阔,上至河北,下至广东,考生对考题里的关键词选择的空间需求因地域限制而要求很高,这里,所有的关键词基本上满足了他们不同地区的要求。再说,高考考生,不同于高一高二低年级学生,视野要更开阔。试题给了我们一种高瞻远瞩的姿态,甚至能让部分考生达到高屋建瓴的层次去审视国家,社会和世界的大课题。这些可能与我们的这个时代的需求息息相关。可见,躲在教室里死读书读死书,已经不能跟上时代节奏了。可见,视野开阔,知识面宽广,已成为高考作文取胜的不二法宝。”
从2018的作文命题来看,以上三条得到了进一步的落实与强化,并且突出了考生自身的文化素养与知识素养的考核。同时,进一步显示开放性高考的大趋势到来,与面对的新课改打破文理隔阂,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1. 安徽卷参与全国一体化统一命题,今年是第二年,作文保持了去年新颖流畅的命题格局。譬如,作文材料的三构成:生活中的大事件+内容分析+写作限制。三块形成作文命题的核心内容。
2018材料的构成是:
(1) 生活中的大事件——
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 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 内容分析,即写作牵引部分,让考生快速聚焦材料核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3) 写作要求。这是高考作文写作的向心性要求,便于统一阅卷与判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戴着镣铐跳舞”。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2017年的试题结构亦是如此。
不过,2018年的“写作要求”有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动,这是今年作文命题的一大亮点,也是作文试题明显增加的一大难点与新变化,需要密切注意!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首先,“想象”一词,命题者从写作手段限定了写作要求,明确了写作方向。这一限定,要求考生将18年来成长的林林总总提炼于一处,要求给下一个18岁的生命明了考生自身生命的历程,其间光鲜与黯淡,幸福与痛苦,光怪陆离的生命现象……试想,一个浑浑噩噩的过程何乃寻觅靓丽的光彩?但我想,命题亮点恰恰在此:哪怕是最平平淡淡的成长也会有值得认真的肯定与思考!
可见,命题的熟稔与康健,会使得考生瞬间迸发出生命的热情与力量。即便是一具浑噩的生命也能刹那间激起深刻的自省与思索。那么,严肃与思考,奋进与责任,自责与自省,便会纷至沓来。由此看来,本次作文命题,再次给了我们一次成熟的惊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的作文教学面前,终于开启一扇敞亮的大门!
其次,明显增加了写作的难度,即思辨的力度。
“时光瓶”的开启,可不是“王者荣耀”里的玄虚与梦幻。(很快就会从一些砖家的所谓“下水作文”里看到。)我们历来教育学生,浪漫主义的来源须有坚实的现实生活的生存土壤。天马行空似的胡扯乱道,绝无可能打造出一篇上好的佳作来。所以,考生不仅要有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还必须拥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长的酸甜苦辣……此外,理解力和思辨力会成为考生写作的掣肘,这也是难点之一。写作能力最终体现在考生对生活的握点——认识的程度,分析的力度,解决的效度,我们从那些词句华美的堆砌里,越来越觉得不被看好的文章可以得出结论。
……这一点,我们从去年的“中国系列关键词”就指出。学生高考,考的是学生,学生所学知识不是用来作为考试的内容,那么,高考就背离了“高考的轨道”;理解力和思辨力不作为高考作文终极目标,也同样会背离梯度性选拔的功用的。
今年材料里“生活中的大事件”以省略号为界,18岁前是考生自己的成长史,而下一个18岁,便是未来的远景规划。要知道到下个18岁,你已经36岁了。36岁可是人生的黄金分割期!可这都是些从未经历的,从何写起,写什么,怎么写……这就是材料的下笔难题。而能给我们的只有“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必须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对未来满腔的热情,加上丰富又美好的理想结合起来,构建起一座美丽的空中大厦,才能完成的。
高考作文,第一次将充满浪漫色彩的想象能力纳入到写作要求中来,不能不说,这是一次伟大的举创与突破。
大凡事不过三,可以预见,2019年高考作文还将继续沿着这条举措前行,而且,只有继承与创新,绝没有断然割裂的可能。
所以,我们的写作教学有必要遵循下列原则:
1.命题材料新颖,突出了知识的重要性与连续性。
2.命题形式进一步自由,开放。
3.作文材料生活化进一步加强。
4.注重多种表达手法的强化性运用。
5.将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写作能力的最终目标。
2018年6月7日于严桥中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