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电车难题”:假设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铁轨上,这时有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你可以扳动一个开关,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 而另一条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 考虑以上状况,你是否会扳动开关?
测试结果表明:大多数人是愿意扳动开关的,即用一条人命换五条命。
但是只要稍微改变一下实验的变量,结果就会大相径庭。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约书亚•格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行天桥”难题:一辆刹车失灵的电车正在往前冲,前方轨道上的五个人命悬一线。你站在天桥上方,旁边正好有一个膀大腰圆的胖子如果你将他推下天桥,就可以阻止电车继续运行。
那么,你愿意将这个陌生的胖子推下去吗?
大多数人都不愿意。
两道难题都是牺牲一个人挽救五个人,为什么人们的选择会不一样?
后来,约书亚•格林在新的受试者这些"难题"的时候,用核磁共振技术扫描受试者的大脑。
结果发现:当一个人解决亲身难题时,与情绪和社会认知有关的脑区就会被激活;当一个人解决非亲身难题时,更多地只是激活了与工作记忆相关的两个脑区。而这两个脑区,也恰恰跟无意识决策的脑区密切相关。
也就是说,当一件“坏事”需要一个人亲自动手去做的时候,他在感情上是会抗拒的,难以接受的; 当一件“坏事”不需要一个人亲自动手的时候,比如只需要他发布一个命令,或者签一个字,或者提供一个工具等等就可以完成的时候,他的感情就不会被调动起来,而且会下意识的默认同意。
人类是世界上最擅长欺骗的动物,不仅善于欺骗别人,同时也善于欺骗自己。进化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灵长类动物和人类群体当中,最高明的那些骗子为了取得对方的信任,都会先通过自欺让自己相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