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6.3 高分高能齐飞之积累篇三——行万里路

6.3 高分高能齐飞之积累篇三——行万里路

作者: 单禅 | 来源:发表于2016-12-24 11:43 被阅读0次

    “书中得来终觉浅”,“行万里路”亦是一种积累。

    未必是走出国门或者身处异地才是所谓的行万里路,对于孩子而言即使是走出家门也是万里路的开始。

    在传统体系的教学中,地理科目是从中学才开始设立的,但最基础的方位意识的建立,从婴儿期就开始有了。

    蹒跚学步的孩子磨磨蹭蹭的从家里的客厅爬到卧室,从卧室再走到厨房,床上、地上、甚至在成人的怀抱里就已经建立了关于前、后,上、下、里、外、远、近……等最基本和直观的意识。他们只是不说而已。

    在西方家庭里,地球仪是必备的教具或者玩具,还有很多家庭有张贴地图的习惯。

    孩子走出家门,踏上家门以外的土地关于地理(环境)和观察的学习积累就开始了……

    引导孩子观察身边社区及周边的环境及陈设,从花园到绿地,社区便利店、超市、公园、医院、菜场……等等。日积月累,自然而然形成了方位、路线和距离的概念,模糊的隐藏在潜意识里。即使成人如不刻意的引导观察,概念也会自动停滞在意识表层,我们很难解释,没有刻意教他认路的孩子对经常行走的路线不会迷路,可以自己摸索着回家的,犹如“老马识途”。

    玩“橱窗游戏”吧!和孩子比比谁记得更多,同时锻炼记忆、观察和表达力。

    对应地图找到自己的家是个非常有趣的游戏,智能地图的发明让孩子不仅能在地图上找到一个点代表自己的家,甚至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景象,这对孩子们而言实在太让他兴奋了,在公众空间找到了自己存在的领域。

    风靡全是基的“口袋妖怪游戏”不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吗?

    建立地图和生活的关联,看看地图上的路线和自己每天行走路线的异同。比如说,孩子想要去游乐场,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有几种行走方式?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出行方式和路线,说说为什么?也许是沿途可以吃好吃的冰淇淋,又或者行进路线上有老朋友的家……

    甚至可以引导孩子绘制自己家到幼儿园的路线图,让伙伴们找一找,看自己画的像不像,这也是很有趣的朋友间的互动游戏!

    从社区到城市。

    我们生活的城市是靠山还是靠海?

    是平原还是高原?

    我们的城市经常下雨吗?

    我们的城市拥有自己的母亲河吗?

    城市的脉络是如何衍升的?

    城市的发迹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我们的城市已经有几岁了呢?

    ……

    带着这样的疑问去探索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是否很有趣呢?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景点和地标建筑,这些往往和城市的历史有关。给孩子讲城市的历史故事,带孩子认知自己的城市。

    游玩之前先适当的做一下功课,讲讲景点的背景故事和特色,有利于孩子对于现场的观察和游完后交流心得和感受,也可以用绘画的方式把记忆中的景象或者游玩的过程加以回忆,即信息铺垫、观察记忆、记忆再现。

    成年人不妨自己也说一说,画一画,彼此分享各自的记忆,每个人关注的重点和观察的角度不同,激发孩子再创作的兴趣。

    提升孩子继续游玩其他景点的兴趣和过程质量,在游玩中带着主动学习和创作的意识,不要有过高的要求,孩子的领悟力取决于自身的经验和能力,无论孩子呈现多少都要尊重,没有好坏对错之分。让孩子觉得和你一起玩很轻松、愉快,享受出行的时光。

    事后的交流总结是提炼和提高的过程,交流的氛围要平等、相互尊重,轻松而彼此欣赏……相信眼界的力量,同时有“润物细无声”的智慧……

    让孩子了解出生地的古往今来的知名人物,作家、画家、音乐家、企业家……

    告诉孩子发生在这个城市里的商业传奇,今天的或者以往的,为这所城市的文化骄傲,珍惜这座城市的品牌和过往……

    带孩子逛当地的博物馆,每个地区的博物馆都有其历史的特点,河南的商文化,陕西的秦文化,河北的炎黄二帝,四川的三星堆,浙江的河姆渡……等

    逛博物馆,通过欣赏和观察文物,在时间的长河里徜徉,临摹文物上的图案、有意识的区别各个朝代的绘画风格、用色和图案,促进观察的细致型,同时在孩子的脑海里留下规律和分类的印象……

    临摹甲骨文和象形文字也是非常好的游戏和活动,甚至创造自己的文字,在家庭里使用玩耍,这是一份家庭的密码,是家人间私密的交流方式,促进亲子氛围的建立。鼓励孩子用各种形式作为自己的表达途径,文字、绘画、语言、诗歌、舞蹈、歌唱……

    带孩子看书画展,欣赏美的艺术,提升美的品味,临摹大师的作品,不在于画的好不好,像不像,关键在于绘画的过程,是将眼睛看到的,通过双手再现,实现的过程是拉近双眼和双手差距的过程……

    带孩子玩,农家乐采水果、食物DIY、陶艺手工、各种工厂等等,目的在于开阔孩子的视野、尝试不同的活动、积累各种体验、也是“开眼界”, 如何将活动和游玩的功效在不对孩子施加有形的压力的作用下,在无形中最大化呢?

    百变不离其中:

    1.事先预设活动的特点,和需要观察的重点。

    2.事后充分和孩子交流、总结,或者分享活动的过程和乐趣。

    虽说活动重在参与、乐在其中、注重过程,但既然家长投注了精力和时间,期望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最合理的诉求和努力方向,没有有意识的引导,大多孩子玩过就忘了。孩子的记忆具有短暂的特点,太多的活动混杂在一起,新的记忆冲淡旧的,混淆和遗忘非常正常。

    巧妙的引导孩子在过程中仔细观察,活动后分享经验和情感,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觉得最好玩的部分,或者最喜欢的时刻等等,强化记忆的同时提升了孩子的表达力,亲子间同伴似的的交流是建立亲子关系最好的方法。

    切忌“矫枉过正”,谨记“过犹不及”。

    过分“积极”的家长往往十分聒噪,孩子无法全情投入活动,老是被父母扯着看到东、看到西,还要时时提防父母提出的各种问题,疲命于应对父母的“教育”。这样的游玩不组织也罢,这样的指导还不如不指导。

    教育讲究时机和适度,蒙特梭利教学强调观察孩子给予适度的指导和帮助。卢梭说,“……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将是他从此以后一生都没有思考的能力。……你老是指点他,老是告诉他‘来呀,去呀,休息呀,做这个,不要做那个呀’,你会把他变成一个傻子。如果你的头脑总是去指挥他的手,他自己的头脑就会变的没有用处。……”

    在生活中观察、积累、学习、思考;

    在阅读中积累、汲取、思考、提炼;

    在行走中发现、领悟、思考再积累;

    如此的循环往复,造就个人的独特视角和思维方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6.3 高分高能齐飞之积累篇三——行万里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cvl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