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产后复工已一个月有余,母亲也过来帮忙带外孙有一个月时间了。这一个月里和母亲朝夕相处,有些思考,特此记录。
首先,从娃方面来看,她是个高需求宝宝,极度敏感,也很粘人。此前厌奶厌了两三个月,喂奶得两人合力才能完成。哄睡也比较困难,抱睡一般得一个钟左右,还非常认母。睡觉也要极度安静的环境,稍微有点动静都会醒来。因此,我有些担心母亲和娃一时半会适应不了。毕竟她们此前没有提前相处和适应过。原因也是我妈忙于打工赚钱,在我准备上班的前两天才辞工过来。
母亲过来的第一两周,大家都在互相适应中。第一天回学校宿舍的晚上,我们母女三人睡在同一张床上,我还美滋滋地想,左手是娃,右手是妈,这场面很温馨啊!结果不出几小时就开始打脸了。母亲由于不习惯,整夜翻来覆去睡不着。娃也是由于是新环境,也翻来覆去睡得不踏实。睡在中间的我,一夜难眠。
在照顾宝宝上,母亲尽心尽力,当我娶忙时,她都全力照顾宝宝。带娃去玩耍,辅助我冲奶,换尿布,洗澡等。在做家务上,她每天去饭堂打早餐,有时候去买菜,我带娃时她就做饭,洗碗,倒垃圾,搞卫生等。因为母亲的辛勤劳动,我带娃上班的日子,多了几分轻松。试想,如果没有母亲的帮忙,我估计会忙到没时间吃饭和睡觉,更别提可以安心上班了。感恩母亲!世上只有妈妈好!
母亲年纪大了,睡觉时间变得很少。由于是新环境,她也还在适应中。
和母亲在一起的日子,我们常常回忆起过去的时光。动容之处,母亲还会落泪。以前的日子是真的很苦,就算我们现在生活变得好起来了,母亲也还是习惯过苦日子,不敢去享受生活。
看到母亲,我身上很多做人做事的行为习惯,终于有了解释。原来原生家庭的烙印很深。也许要花很多很长的时间才能慢慢修正。
当娃娃哭闹了,人也会变得急躁。我经常忍不住冲着母亲大喊大叫。事后后悔不已。
对于母亲的批判,其实是我对内在自我的批判。我看到母亲身上某些不喜欢的行为方式,其实就是讨厌自己也有同样的行为习惯。
真正的感恩知足,就是放下一些执念,放下对过去的批判,放下对母亲的苛责,也是放过自己。
从现在开始,对母亲耐心点。从现在开始,从母亲身上看到了自己不悦的点,从自身改变开始吧。停止抱怨。
爱是一切的根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