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到了,个别孩子又愁了,拧着父母帮助转学,否则就不念了。这是我不止一次遇到的求助信息。当然这主要是亲朋好友想让帮忙的事情。好像学校成了超市,班级成了摊位,只要肯帮忙办成这件事,花钱多少也愿意。可是我针对这类事情宁可不碰油篓不沾油手。一则是不想因此低三下四求人,不给想去的学校班级添麻烦,二是希望家长和孩子要学会适应环境,反思自我原因。
当然我也不是不近人情的清高角色。如果是家庭客观因素,或者想去的学校也不是很热门儿,也许还能替他说句话,那也未必帮他包办。因为这是活生生的人,是有许多自己的主观因素在作怪,在她的内在冰山里潜藏。即使帮助转成了,也未必就比现在地方好。更何况还得有个重新适应的过程,万一适应不了,还是新班级同学疏远的对象。
昨天有位同学十年前已经帮过他孩子的入学问题,此后杳无音讯,突然打来电话,我还以为是生人打错电话了。言说闺女不想上学,希望转个地方。先是让转校,我给他讲了自己的难处搪塞一下,提出了我的建议:
家长跟班主任主动沟通一下,了解孩子平时表现,求助如何配合学校管教孩子。争取让老师对家长的这种表现舒服一点,愿意真诚交流。然后真诚地说出自己 的和孩子的担忧,请求老师指导或协调。其实这样的动作应该形成一种习惯。可是这位家长除了参加家长会之外,从来没有主动跟老师单独交流过,就像和我打交道一样,幻想临时抱佛脚的做法能奏效。
我的同学答应了一下,当时重新加了我微信,过了不大一会儿,又发来语音,说是转校不好转的话能不能给转个班级,因为班里同学老欺负她。我说这更不好办。如果他们不方便跟老师沟通说孩子的事情,我可以代替沟通一下,另外也真诚地希望他家孩子到我的心理辅导中心交流,看看这个疙瘩有没有好解的办法。
昨至今日, 同学的微信还没有回复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