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的读书笔记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的读书笔记

作者: 小猴子要变优秀 | 来源:发表于2017-08-14 23:33 被阅读0次


    图片来源于封面

    关于概述

    作者从影响人生的7个主要方面: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考、努力和成功,分别给出精进的办法和方式并详细阐述,为大家,特别是校园内的和刚入职场的新鲜人们,提供新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实现精进的目的。


    关于影响人生的7个主要方面的思考

    时间(1/7):郑重对待时间,花时间在值得做的事上,把握做事的节奏,加强时间使用的深度。

    每个人对待时间的方式千差万别,到底如何对待时间?梁漱溟先生的答案是:郑重

    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则从时间纬度将人划分为5种:积极过去视角、消极过去视角、享乐主义视角、宿命论视角和未来视角。

    5种视角即字面意思,建议不要维持单一的视角,因为五者均是不完美的,最好采用混合和折中的方式:多采纳积极过去视角、享乐主义视角和未来视角。

    瑞典心理学家林德沃则提出更好对待时间的十条建议:1、生活在当下;2、严肃地对待时间;3、留意自己拥有的空间并享受它;4、反思自己和其他人的时间视角;5、从现在出发联结过去;6、不完全沉浸于过去;7、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8、平衡计划和非计划时间;9、视未来存在于当下;10、对未来保持积极的态度。

    其中,作者对“活在当下”给出了最好的诠释

    不瞻前顾后,不左顾右盼,不患得患失


    好像很多人教导我们要合理利用时间,到底如何合理利用时间?作者的观点是:

    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上。

    作者将事件按收益值和半衰期的纬度划分为4种: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

    拿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举例,诸如:考CPA、找到心爱的人并携手到老,等等。

    “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上”,意味着多做长半衰期事件,少做短半衰期事件。

    长半衰期的事件诸如:

    1、积累可信的知识;2、训练实践技能;3、构建新的思维模式;4、提升审美品味;5、反思和总结个人经历;6、保持和促进健康;7、建立和维持相互信任的关系;8、寻找和获得稀缺性资源,等等...


    大家经常被“为什么我时间总不够?”问题困扰,解决问题的方式如下:

    1、所谓的“时间管理”只会让自己过得更快,但是工作的确要快,生活却是要慢下来。

    过日子,而不是赶日子。

    在面对诸如:体力劳动、常规工作、无谓的争吵,等...尽量花最短的时间做完;

    在面对诸如:与家人共处、自我反思、创造性活动,等...尽量花最长的时间做完,好好体味。

    2、加强时间使用的深度,减少没有倾情投入的“被动式休闲”,找到并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享受高质量的休闲。


    选择(2/7):将标准定得高些,面对两难逃离隐含假设,面对选择困难时将对象分解纬度并评估

    决策心理学认为,当面对选择时,人更多倾向于满意而不是最优。作者认为:

    更高的标准,才会有更好的选择。如果一个人处处能以从整个人生来看最优意义和最优价值的目标作为原则,必然能在生活中做出更好的选择。

    虽然我觉得这句话挺好,但是我依然觉得挺鸡汤的。。。

    我记得林正大老师在培训时也说过类似的话,原话记不大清,意思就是:如果在职场上走得更远,就在目前的标准上高一个层级,就可以永远让自己不会落后。


    当我们面对两难境地的时候可以试试这种方法:

    1、找出潜意识中的隐含假设;2、识别隐含假设中的不合理性;3、形成新的更灵活的思维框架,在此基础上思考处“可能选项”并进行尝试。

    4种普遍的假设分别为:1、赛道假设,即承认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比赛,于是就陷入竞争的焦虑和对失败的恐惧,长此以往就被外界固化在该赛道上;2、低关联假设,即认为人生的各经历间是相互独立的,不存在关联;3、僵固型心智,即用固定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的天赋不够,在遇到挫折后就失去努力的勇气;4零和博弈,即更倾向从别人那争夺利益而不是双方共赢。

    解决4种假设的方法有如下3种:1、目标悬置,即做B时将A悬置,待时机成熟时再做A,虽然这种方式我觉得挺大胆的,但也是种新思路;2、能力嫁接,即能力可以迁移,在那些意想不到的时候就有了用武之地,所以,努力寻找选择间的连接点,试图将能力嫁接;3、特性改造,即试着将工作转化为爱好,比如一个人喜欢画画,通过画画的方式做PPT呀,等等,但是我觉得挺扯。。。哈哈哈


    当选择太多的时候可以这样做:把选择的对象切分为不同纬度,对各纬度评估。具体情况如下:

    1、从源头梳理想要什么;2、基于重新定义的问题尽可能找到所有的特征;3、在罗列的因素中进行筛选与赋值;4、进行加权并取最高分。

    当然,该种方法不适用于所有选择困难症情景,特别是涉及情感、喜好等主观意味很强的情况时,最好的方法是聆听内心的声音。。。特别赞同这句话,如果遇到喜欢的人还做特别理智的分析,那我觉得肯定不是特别喜欢这个人。。。


    可能人生是一个不断选择再选择的过程,但是不论如何选择,其中的经历和体验会始终保持下来,也许就在某一时间节点上发生奇效。

    我个人特别赞成这句话,比如说大家会喜欢吃我做的菜或者觉得做得很棒怎样,但是我在家真的没做过,可能就是当时怕自己饿到,妈妈做菜就在旁边看一下,等到自己做的时候就会了。


    行动(3/7):不要给自己太多理由、接口,一件事永远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时候,从现在开始做就好了。

    在做得时候需要把握以下三点原则:

    1、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

    2、克服“自我防卫”的心态,乐于接受反面意见并加以慎重审视;

    3、克服“沉没成本”的固执,有用且否定并重新构造自己的产品。

    事前需要找出事情的核心点和主路径,集中处理同质性工作;事中需要基于“最小化可行产品”思想,即尽快将产品构建出,不断通过反馈来优化产品;事后及时反思,梳理事情的流程并关注意外现象。


    学习(4/7):向自己提问,深层学习,将知识作为一项技能来学习,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融合。

    找到一切学习的向导,就是向自己提问。需要在提问前制定一个计划,之后就是通过不断学习,形成思维导图,尝试将新旧知识串联起来,最后就是向自己提问。

    说到提问,我想起我在实习期间的丽总。实习期间参与一个地车车位定价的工作,也是做策划的基本工作。当我做完之后交给丽总,丽总很不满意并找我谈话,她说:“不会做不要紧,做完也不要急着交,多向自己提问。就拿车位定价来说,定价的基本理论是什么?定价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两个差不多的位置一个定价高一个定价低?影响定价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领导可能问我什么问题?问题的答案是什么?领导为什么这么问我?带着问题找答案,答案就成了你自己的东西,谁也抢不走。”现在想想,丽总的例子就是“对自己提问”的最好诠释。


    在学习的时候,不做信息的搬运工,即只是简单的收集信息,而是要通过解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系统,深入事物的深层,做到不止了解,还要知晓。

    所谓的“解码”是更主动和主观的学习过程。

    解码主要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它说了什么?给了我什么感受?(它原本就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

    2、它是什么?对我有什么价值?(对内容的反思,以审视的目光对内容进行评价和定性)

    3、它的内部是怎么组成的?它的效果是怎么实现的?(对形势和构成的洞察,研究内容表达的手法)

    可以通过三个路径完成“解码”:

    1、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去寻过程;

    2、不只要去过归纳,还要做延展;

    3、不只要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


    检验学习是否有成效的办法就是看能够调用的知识有多少。学习最有效的办法是在做中学,在做的过程中摸索,而且对教育界常用的10种学习方法进行评价后显示:测试联系、分散联系、交错联系,三种以练习为主导的方法也更效果。

    在面对不知道该如何学习的时候,可以将知识当成一项技能来学习。所谓的将知识当成一项技能来学习,就是不只学习知识表面。中心例会上,我就一周学习的流程知识进行分享,期间中心总就一个问题让我进行展开并举例分析,我很遗憾的没答上来,中心总说,知识不应该仅仅是理解,而是要运用到工作或者生活中,融会贯通才是真正的掌握。我觉得他的意思就是“将知识当成一项技能来学习”。

    在对所学知识进行输出或联系时,可以参考以下三种方法:

    1、写作式联系:通过将知识以写作的方式输出,锻炼思维、逻辑和表达;通过读者的反馈找到不足;通过专业人士的反馈提升自我;通过与经典作品对比找出自身的不足。

    2、游戏式联系:比如穷爸爸富爸爸中的现金流游戏。

    3、设计式联系:对所学的只是基于设计的某方案解决某一特定问题。


    通过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时,往往不是单一的某个知识,而是不同体系的知识。因此,需要将不同领域或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关联,通过将知识迁移、印证和互补,并从中获得启发,产生新的想法或发现。


    思维(5/7):简化让思考变清晰,积累获得更多的灵感,将思维图形化,通过某些方式辅助将问题考虑周全。

    通过简化将思考变得愈加清晰。所谓的简化,就是将输入端(外界信息)、输出端(表达)和过程(思考着的)简化。通过优选可信赖的信息源、不追逐当下流行或过热信息、重事实信息轻观点或评定期屏蔽外界纷扰的方式简化输入端,通过把不必要的表达删减、把丰富的信息浓缩、把共同的模式与现象链接三者简化输出端。


    通过积累的方式获得更多的灵感以便我们更好的工作与思考。灵感可以通过尽量多的搜集原始资料、重复思考原始资料超、中止有意识的思考产生,意外、混乱和随机性也会带来灵感。随后便是迎接灵感和改造灵感使之切实可用。


    此外,也可以将思维图形化,流程图、结构图都是好的图形方式,根据情景选用合适的图形。虽然不能讲问题完全考虑周全,但是可以通过矩阵式思维及列清单的方式辅助将问题考虑周全。

    列清单的方式很好理解,矩阵式思维的意思就是: 将问题通过不同纬度的分解和组合,进而提升问题分析的广度和深度。

    举个栗子:请回答如何研制一款新饼干?

    矩阵式的思维是这样的:

    1、抽象出尽可能完整的分解问题的维度(比如产品的最终形态无法穷举,但是决定产品形态的抽象维度可以穷举);

    2、对每一维度、通过取反、细分等操作,找出尽可能多的表现值,以构成维度矩阵;

    3、在维度矩阵中不同维度的表现值之间尝试建立各种组合。

    第一步,尽可能多地提取出定义一块饼干的维度:

    口味:巧克力味、牛奶味、蛋奶味、抹茶味、草莓味、芝麻味、海苔味、烧烤味;

    结构:单层、夹心层、外涂层厚、外涂层薄;

    脆度:酥脆、香脆;

    造型:圆饼形、方形、细棒形、物造型、多造型混合;

    颜色:黑白反差、颜色鲜艳、颜色多样;

    交互动作:可开合、可转动、便于持握;

    附加概念:适宜特殊人群、游戏化。

    第二步,拓展每个维度的表现值。采用取反、细分等方法,得到以下表格:

    第三步,在这张表中进行多种组合尝试,即可得到下表:

    可以看到,基于矩阵式的思维可以从不同维度思考问题,也可以激发出更多的创意与想法。


    努力(6/7):识别自己的独特优势,并专注发展它,把被动变成主动并做到极致,不断设计“必要的难度”挑战自我。

    天才只占所有人的0.4%,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普通人只是在某个方面不出色而已,但不代表其他方面不优秀。人的才能使多种多样的,发现并识别自己的独特优势是很有价值的。相信足够努力就能变得更好的“成长型心智”更容易将梦想变成现实。

    人的才能主要经历缓慢起步期、快速提升期和高原期三个阶段,并呈缓慢起步期、快速提升期时间长特点,导致的结果说是大部分人止于缓慢起步期,后果就是与同样止步于缓慢起步期的人竞争较初级的岗位,岗位的特点是收入低,前景差;少部分人经过快速提升期并到达高原期。因此,浅尝辄止的人可能一无所获,而专注投入走到最后的人能获得超额收益。

    走上社会愈发觉得拥有某项突出的才能比“木桶理论”更重要。莫舍也说:“仔细考察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利用自己的优势努力工作,通过与人合作来平衡自己的劣势。回避在很多不同方向上空耗精力。专注保持,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并保持留意新的机会。”人无十全十美,发展自己的强项并且寻找和结识与自己能力互补的人。

    将一件事做到极致,不苟且,不苟且就不狷介;不做“差不多先生”,但是不需要凡是皆追求完美。一方面,我们要照顾自己的主业,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以此培养高才能;另一方面,对其他事物要开放包容,用相对少的时间涉猎,捕捉机会,从而实现个人才能的最大化。

    此外,在努力的基础上也要不断为自己设置有难度的“非标准动作”,在能在目前的水准激发无限潜能。

    想要坚持长期努力当然需要不断的深入,把所努力的内容变成所热爱的。唯有把被动做变成主动做,在努力的同时主动捉摸、探索,不痛苦的坚持下去,不需要意志力拖着走,才能走得更远。


    创造成功(7/7):成功不可复制,做一个主动探索者,从理论过渡到现实,遵从内心,坚持与众不同。

    想要成功,特别是刚从校园中进入社会中的我们想要成功,作者帮我们梳理了路径,即理解二者的实质和区别,给出解决方案。

    大学即游乐园模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老师为我们准备好一切,有方向,有较大的成功可能;社会即荒岛求生模式,无所依凭,中高手如云,没有人知道该何去何从,没有方向,有较大的失败可能。

    大学里的思维模式更多是从理论出发;而社会则会从现实问题出发。

    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有以下区别:

    1、理论问题通常需要构想理想环境,人为的将不确定因素屏蔽;现实问题必须同时考虑诸多负责因素,罕有简化方案;

    2、理论问题可能离现实很远,与外界隔绝;现实问题就是从自身需求出发,价值导向;

    3、理论探索通常分析一般、普遍的现象;现实问题大都从价值出发而分析极端现象;

    4、理论世界大都缓慢笨重;现实世界瞬息万变。

    因此,不只在理想化的环境中思考,而且要磨练把理论融汇于现实。从观察和分析现实问题开始,通过分析和探索而回归现实。通过以下方式求解现实问题:

    1、正确地认识问题,而不是简单地使用别人的问题表述;

    2、对问题进行完全独立的思考,而不是借助书本和搜索引擎;

    3、基于较大可能的成功方向,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相关知识,继续独立地思考;

    4、分析问题,此时可以试着提出假设性的理论和模型;

    5、基于提出的理论加以实践并修正理论;

    6、穷尽因素,得出解决方案;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告诉我们,离开校园,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更好的迎接社会,即将理论与现实结合 。

    通过分析投资家查理·芒格、经济学家张五常、投资家纳西姆·塔勒布、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和导演侯孝贤的从理论走入现实的方法得出一个通用建议:

    在现实世界中思考理论问题,在理论世界中思考现实问题。

    这句话的理解是:在现实世界中思考理论问题可以比实践者思考得更深刻和系统,继而帮助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在理论世界中思考现实问题可以更好得理解理论的适应范围和界限,从而优化和完善理论问题。

    在理论和现实的充分联结中,一步步德构筑自己独特的知识和经验体系,逐渐打磨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

    根据自己的内心需要,而不是外界的认同,做出独立的选择,只有独一无二,才是最好的竞争力,才能不可取代。只有找到别人还没走过的路且走完,就赢了。


    关于总体感受

    是别人推荐给我的一本书,豆瓣了一下,貌似有些小热门。之前都是枕边书,断断续续读了两个月,最近用一周的时间刷完。觉得很不错,特别是对我这种职场小白来说,再实用不过啦。简书也是我第一次的使用的APP,用起来还算顺手。以后这种方式的读书笔记还有很多,希望于我、于大家都是一次进步与提升,愿大家都能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的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cxs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