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1/18
断器三过覆漏垢
一位老师,在考核学生是否可教时,会考察教授对象的当下状态,究竟是覆漏垢的哪个属性?
面对非器,知道非器是无法学习的,由于不具备承载真知的前提。
非器之所以成为非器,便是由或覆、或漏、或垢的三种过犯,导致真知的中断。于是,覆漏垢三这种过失,才会被称作为断器之过!
不过嘛,这里有个很有趣的视角,必须见到!
一位明师,在考察对象为非器时,若也想延展自身能力,且是行有余力时,便会观察自己可不可以再具备这样的能力:
转覆为正…转之力
补漏为密…补之力
涤垢返净…涤之力
何以由覆转正?折服!
何以由漏回密?严谨!
何以由垢复净?高妙!
试问,要具备如上力,要跟谁练?不就是非器吗?
犹令非器停留于非器的老师,经师也。
能令良器蜕变为法器的老师,人师也。
能令非器蜕变为良器的老师,天师也。
能令非器蜕变为法器的老师,天人师也。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殊不知,天师更难,天人师则着实甚难!
何以见得?君不见此世界,究竟是非器多、还是良器多?
在我逐一地将如上的境界在水平罗列下来之后,真心发现:
不欲蜕变为天师的人师,亦为某种程度上的非器!
不欲蜕变为天人师的天师,亦为某种程度上的非器!
至于经师,若能省得自己犹然滞留于经师之阶的,而欲真心向上的,对此,我则真心恭禧!
哎呀!登高必自卑,现在,是真自卑呀!
(这里,有三种视角:
一是在了有全览的全域视角后,会发现自己的真实状态,发现自己的成长空间极大,而现起全然的谦虚。
二是懂得再高的境界也要从最基础性的工作上开始干起,基于这种懂得,而能安心下来稳扎稳打。
而不是第三种,自己拿石头砸自己的脚!?别人落井下石也就算了,自己竟然还拿石头砸自己,这就全然错解了!
所以,联取一二,果断弃三,实乃真智也!)
后记:
当然,从〝看起来〞的角度上说,在数量上,非器的确是大大多于良器。但,从一个相当相当特别的角度看,由于立场别,从那立场,也必然会如实见到如此实相:〝纯然尽皆法器,何非器之有?〞!
这嘛,这就高竿了!平等性智,得有如此亲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