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一个拙劣的持笔者。
上班的公司,法定节假日,若是没有特别的事,一定会放假。上次的清明节,我宅在宿舍,宅了三天,头都大了。
说实话,我不是一个很有目的或目标的人,有些属于随遇而安,不吵不闹的那种。
放了三天,第一天,打开电脑,放着歌,都是一些老歌,然后洗了衣服,收拾房间。这样的结局是有些浪费了时间,尤其是这样的小长假,但我一下子真的不知道怎么去安排,或许是一个人太久,找不到理由吧。第二天,早早地收拾了打算去南山转转。这个想法有了好长一段时间,上次走到了半路,因穿的鞋磨脚,不得不往返,挺后悔的,这次一定要去。下去吃了一个牛大,就坐着公交到南山山下,在微信上和好友的聊天中,不知不觉就爬到了山顶,随手一拍的照片,也在微信群里,一张接着一张。
从东头上去,却从西头的南山寺走了下来。我是不怎么信佛的人,不过遇上了,进去也会拜烧烧香,拜拜佛。在主殿,大雄宝殿的香炉前,我见了一个应该是信佛的姑娘,绕着大殿的转经筒,转了三圈,然后礼佛,进香。我感觉她应该是信佛的,比我虔诚,我只是逢见佛像而已。
我试着在这里找寻属于自己的心境,一方净土。我看见主殿檐下的铃铛随着清风,吟唱着清脆的叮叮当当,我看见西墙下的树上落满了鸟,叽叽喳喳,都是很应景。
我不是一个信徒,不是佛徒,也不是道徒,只是觉得一些问题,或是一些不解,经过这样的洗礼,我会看的更清楚,更加理性的解决。
不知名的第三天,也就匆匆而过,不提也罢。
而今天,2018.5.1,下午四点多我在火车上,又离开家了,五一的假期也是最后一天。
五一放假来临,有同事问我,回家吗?我不经思索,道:回呀。
对,这个五一放假,我想回家,我想去看看我妈,虽然微信有视频通话,可还是想回去。
五一放假,我要回家,买票,打电话告知。
时间总是很短,我倒了车回家。28号我坐高铁到兰州和几个哥们坐着吃了一个晚饭,聊了聊,感觉挺好,都是毕业之后,总在联系的几个,不容易,都该珍惜。哪怕在一起说大话,说我的梦想,总是很愉快,很舒心,这或许就是哥们的意义吧。
我是坐上第二天下午两点左右的车次,才回的家,风尘仆仆(老家县城,土尘较大)的到家已是晚上八点多。母亲做的还在热着,一收拾就和母亲坐在桌上吃着家里饭。还是那个记忆的味道,还是很适应,在外面吃坏的胃。
妈妈的饭,味道真好。
聊着家常,吃着饭,母亲就说着今年她身体比往年好些,农活还能干,腿没疼,腰没酸。我不觉得是她在安慰,而是对我们做儿女的牵挂,一种从自身说道的牵挂,我知道,每次打电话,都会问母亲,身体是否健康,然而回答总是,好着,家里的那块地种了什么,哪个收拾又怎样,这是母亲电话里的话。很平常,却每每让在外的我,心里挺酸,有种想哭的冲动。
桌上,母亲说:今晚你来的晚了,明晚给你包饺子。
我道:不包了,两个人,包起来麻烦的。母亲随口一笑,没回答,我知道明晚肯定有饺子吃。
到家第二天,早上醒来下着大雨,淅沥沥的好长时间。
也不知何时会晴,吃完中午饭,就趴在炕上,玩着手机,和母亲说着话。不想,却是睡着了,等醒来时,母亲的饺子皮和馅都已准备,开始包了,我想搭把手,却说:睡了一觉,手都没洗。却是不让我包,那我就陪着聊天,母亲一人包着两个的饭量。
我在母亲身边属于那种不爱表达的人,也许也是不会表达吧,但总能感到母亲不一样的爱,如雨如蜜,细细如母亲慢慢发白的黑发。
母亲老了,我们也大了。
父母在,不远游。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其实,我应该感觉幸运与幸福,母亲父亲身体都还好,我们也都在外打拼,尽管不想离家,但也抽空都会一年回去一两次。
走了,回去努力的上班,到了会给您打电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