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看来,在历史的车轮中,任何一件事的不同变化,都可能改变了原来的历史进程。在这里发现一个历史可能。如果袁世凯一直代表大清在朝鲜坐镇,是不是就会改变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或许这一历史不会改变,但能肯定的是,如果小袁同学始终镇守朝鲜,日本人的很多阴谋就无法得逞,说不定后续的历史就发生了别样的转变。因为袁世凯在朝鲜的那十几年,一次次的阴谋阳谋都被袁世凯摁在了地上。
“朝鲜”这个名字是大明朱元璋赐予的,此后朝鲜一直为明朝的附属国,清朝继承了这一财产。到了19世纪,世界格局突变,清朝势力衰微,无力继续保顾朝鲜。但是朝鲜半岛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是东亚兵家必争之地,所以东边的日本一直对朝鲜虎视眈眈。在1876年,日本就以朝鲜拒绝邦交、蔑视日本为由,出兵入朝,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江华条约》。朝鲜面临灭国危机,无奈只得求救于清朝。清朝刚刚遭受了鸦片战争的失败,自己还没缓过劲来,这边的求救信号又闪烁不停。但不管出于仗义还是利益,朝鲜这块肥肉不能丢!李鸿章全权负责此事,于是委派淮兵远赴朝鲜。袁世凯第一次前往朝鲜是作为一名普通淮军小长官,就是他投奔的吴长庆,跟着他去了朝鲜。在 这里,袁世凯成长的机会来了,也幸亏吴长庆是个文弱,或者说是懦弱的长官,才有了袁世凯崭露头角的机会。袁世凯跟随李鸿章委派的大将吴长庆驻兵朝鲜,面对大清的附属国民,淮军心里是有优越感的。于是,许多清军开始胡作非为。不仅大摇大摆地侵入平常百姓家,抢东西不算,强抢民女也时有发生。吴长庆对此无比头痛,所以正是因为他无能才会自己头痛,袁世凯就不是,他只会让别人痛。他也清楚吴长庆是个什么档次,甚至都没有事先请示,直接就出手整顿了。做完后才去报告吴长庆:“大帅,我已经处罚了几名带头闹事的士兵,请您前往视察!”吴长庆还非常高兴,赞许地朝袁世凯点了点头。跟着袁世凯来到关押的地点,他还在心里准备了一些准备训导的话。门推开,吴长庆的笑容瞬间凝固了,想好的话一句也用不上了,因为,死人是听不见的。只见屋内的桌子上,整整齐齐地摆着七颗人头!袁世凯雷厉风行的作风虽然有些狠,但不得不说,在袁世凯的整治下,清军变得规矩了,也训练有素。谁让他自己无能呢?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但如此,吴长庆还连夜写奏章保举袁世凯,23岁的袁世凯升任正五品“同知”。很快吴长庆就回国了,袁世凯就留在了朝鲜,一留就是13年,这十几年里,不但把朝鲜的国王管得老老实实,关键是一直有侵占朝鲜野心的日本,也被袁世凯治得服服帖帖,丝毫不得进展。
袁世凯第一次与日本交手是在1884年,朝鲜国王李熙的老爹和老婆两人为了争权引发了政变。当时李熙登上皇位时年纪还小,就由他的的亲爹大院君摄政。李熙成年后按例归政,李熙的老婆,也就是皇后闵妃也是个挺有心机和野心的人,利用老公是国王的便利也在暗暗的掌控着朝政。老头子大院君虽然已经还政了,但也没那么老实啊,野心和不甘心一直在小恶魔一般作祟呀,就这么公公和媳妇就闹起来了。朝鲜局势顿时变得紧张和混乱,一直等着机会一口吞掉朝鲜的驻朝日军想趁此机会打进王宫挟制王室,当时在朝鲜的袁世凯发现了日军的企图,果断下命令指挥清军进驻王宫,击退了日军,并立刻率军平息了政变。后面过了两年还有一次王宫政变,这一次日军都已经冲进了王宫挟持了国王,袁世凯照样带队冲进去打退日本人,救回国王再平息王宫政变,日本人愣是没办法。袁世凯的厉害就在于他总是能提前看清楚事态的关键点并迅速果断地行动,这一点比当时已经老朽的李鸿章强很多。而他之所以有这个绝招是因为他有一个秘密法宝,等下再讲。日本人几次与袁世凯交手,都被挫败。日本军界和政界人士这回彻底知道了袁世凯,也知道了只要袁世凯在朝鲜一天,他们只能趴在地上根本爬不起来。明的打不过就来暗的,从这一年开始,一直到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人组织了多次刺杀袁世凯的行动,但都被袁世凯挫败。如果袁世凯一直在朝鲜压着日本人,是不是能阻止日本人以吞并朝鲜为跳板进一步吞并中国的阴谋?如果袁世凯在朝鲜盯死日本人,是不是至少甲午战争能消失?但是在朝鲜钉了13年后,袁世凯死活要回国,急不可耐地要撂挑子,不惜撒谎装病甚至先斩后奏把烂摊子扔给唐绍仪,自己硬生生偷跑回国想来个生米做成熟饭,也要离开朝鲜回国,袁世凯一回国,日本人可真去了心头一大患了!据史料记载,日本人当时也说,能救中国的,只有袁世凯。到底是在朝鲜干腻了眼红国内捞钱升官更实在还是看清只有回国拿到更大的权力才能挽救大厦将倾的大清?要知道,袁世凯可不是一个单纯的人,他身上有正与邪的双面混合,也有阴与阳的时时起伏,既有青年时受袁保恒、袁保龄两位叔父的正能量感染,也有年少时顽劣狡诈的原始基因。本来有他在,日本人屡屡挫败,丝毫动弹不得。但可惜的是,袁世凯回国后,很快,日本人染指朝鲜的计划就顺了……
听有声版《哎听说晚清》,关注微信公众号:哎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