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股票又他喵的跌了……,原因很简单,关税的大棒再度挥向中国,这一次真的够狠,绝对够狠,虽然我一直都觉得,坑的肯定不是我一个人,但是心里还是不舒服。
去年年底,区块链大火,似乎在币圈睡觉都是一种奢侈的行为。虽然自己了解一些,最终还是决定放手,本着一条原则,这个东西水太深,玩不起。
接着,我又在思考自己曾经是一个对于风险厌恶感很强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去本着一种投机的心态去玩这个?
就像很多人在抱怨“没有机会”,可是却总是充满了讽刺的意味:
事实上,总是有足够多大机会就那么生活在眼前,只不过,所谓的错过,最终只不过是很多人视而不见而已……
一说到机会,就处处都在涉及可能性,每一个细节都不是确定的,都不是百分之百,于是对那些不熟悉“不确定”推理的人来说,那举证过程实在是充满了漏洞,可疑的部分实在是太多。乃至于根本听不进去,看不下去,甚至是完全无法跟下去。
可我们无论如何都要认真讨论下去,走下去才是唯一的选择。
2016年发生了很多的事情。互联网已经彻底的占领了整个世界,经过二十多年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完成了它最初的使命——连接所有人。
Facebook在2016年6月底,越活用户数量达到了16.5亿——这几乎是全球总数的1/5以上。在地球的另外一端,微信,在2016年6底,月活用户数量达到了8.03亿,这接近中国人口总数的3/5.
这几乎成了一个事实,全球所有有消费能力的人,基本上都在互联网上了。
在此之前,所谓的互联网,只不过是一个小众群体,1997年中国上网用户仅为62万人。近几年有若干家公司已经成了巨头,打个比方,如果互联网是个终于建成的新世界,那么这些巨头公司就是新世界里面的地产公司,他们提供一切互联网上商业运转的基础设施与服务,包括数据、云、计算、支付、交易、社交……所以,它们中的每一个都已经占据了垄断性的优势。于是在想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它们的赚钱能力是最厉害的,弄不好,会越来越强。
最要命的是他们也在做投资,凡是互联网傻姑娘可能出现的新生的技术和服务,他们都能自然而然的吸收为自己所有。那这个事实和机会尤其是财富机会有神什么关系呢?
首先,这些公司的股票都已经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交易,也就是说,无论是谁,都可以直接去购买,这些公司都是大盘股,流动性极强,可以短时间套现。更重要是,他们很可能会在未来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成长性极强。
但是看见了又能怎么样呢?看见了机会就是你的吗?显然不是的,看见了只是看见了,把握机会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情。
机会越大砍刀的人群越是会展现出一个奇怪的倾向。
问题在于,即便是看到了机会,并不等于可以自动掌握机会,还是要加上持续的思考加上自身思考的行动,才有可能真正的把握机会,是才有可能而不是必然因为总有运气的成分存在。
需要做的其实只有一点用自己的知识用自己的思考,然后用自己的资本“负责认”的进行投资,什么责任呢?在浮亏的时候淡定,在浮盈的时候从容……。
投资领域并不需要急于行动,投资知识的把握,在于它很违背直觉,所以形象的说不把自己的操作系统正确清理,修正是没有办法实操的。
就是这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