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看到远山老师的一段话很受启发。她说,你看我写作、教写作,教灵性成长,又在弄农场栽种,又做自然创新教育,好像做的很多,但其实对于我来说,只是在做一件事: 以丰富的生命体验呼应我们内在的圆满。
这段话忽然就击中了我,让我长久以来的迷惑有了被解锁的感觉。人生原本就是可以有多种生命体验的,不要被那句“一生只做一件事”限制了自己,也没有必要陷入要在众多选项中剔除某些项目的为难之中。
既然生命中有许多喜欢做的事,那就怀着欢喜心去做就是了,何必分出哪个最爱,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应该舍弃的?
人的精力确实有限,对于那些有志于在某个领域做出成绩的人来说,专注于一件事没什么不对,人家的欢喜心就在那个上面,做了是享受,不做是痛苦。那还说什么呢?祝福人家。
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想让自己这辈子活得开心一点,没有一定要达到什么目标的宏伟愿望。那就顺应自己的内心,做自己喜欢的事就行,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就行。
这种欢喜心可能不仅仅针对某一件事,也许会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事都想去做,那就在一种快乐的心境引导下去做就是了。
无所谓做得好不好,也不计较哪个做得多了,哪个做得少了,也不考虑时间分配的问题,顺势而为,随着心的流动,做当下最想做,最能做的事情就很不错的。
这不是三心二意,而是顺从本心,愉悦自己。当然,在做每一件事的过程中,专注投入肯定是有的,并且完全不是被迫,一定出于心甘情愿,完全主动的那种。
在这里,投入是一种美,是静享时光的美好,是花开花落的从容,更是生命内在的从容。
想起自己之前对时间的焦虑,不免汗颜。制定计划、分配时间、压缩睡眠、不断取舍……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以至于严重怀疑自己能力不够,还太过贪婪。
其实,我为什么不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呢?想诵读了就开始,想阅读了就打开书,想写作了就铺开纸,想运动了就走向户外……有什么非此即彼的?干嘛要取舍?为什么要搞得它们像水火不相容似的?
只要做这些事的时候,内心是喜悦的,就足够了。只要,在这些美好的事物中,体验到了生命最舒展的状态,就可以了。
当然,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都做做。累了倦了,那就休息。可以少做一点,有时甚至可以什么都不做,保持内心的宁静,也是不错的。
所以,我们有时候看起来做那么多事,实际上也只是在做一件事: 以丰富的生命体验呼应我们内在的圆满。
感谢远山老师,感谢朋友圈那些赋予我启发的能量朋友,感谢相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