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说,感情的地位是任何经验都无法取代的。
一个被忽视、被憎恨或被排斥的儿童往往很孤单,不善于和别人交往,无视合作的存在,也全然不能引导他和别人共同生活。
我就是这类型孩子的典型代表,小时候家长喜欢给孩子贴标签,谁外向、谁内向,谁嘴甜、谁一棒槌打不出个声来。我就是那个被贴了内向标签的孩子,顶着这个标签我一方面想努力证明给大人看,我其实并不是他们说的那样,于是努力做出些活泼的举动,但往往事与愿违,他们非旦没有改变看法反而又批评我淘气。
受挫之后我便泄了气,自己也承认了自己内向,于是更不愿意说话了。
长大后因为性格吃了很多亏,心中不免生出自责,哀叹自己为什么不能像别人那样阳光开朗。
那位自杀的少年胡鑫宇在练习本上写道:
我这内向的性格真烦,也不能全怪性格吧,毕竟自己就是这么一个人。
胡鑫宇笔迹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在意自己的性格,被贴上内向标签的孩子常常会自我攻击,进而生出“我一无是处”的心理,所以性格问题我们不妨追根溯源一下。阿德勒在“家庭影响”这一章节中说:
一个孩子的合作能力,最早来自母亲。实际上,母亲也是第一次让孩子同别人接触,也第一次对自己以外的人产生兴趣。因此可以说,母亲是孩子走向社会的第一座桥梁。
母亲是孩子走向社会的第一座桥梁,这句话太重要了,简直会心一击。
我与母亲的关系并不好,不是爱与不爱的问题,爱与恨都是强烈的情感交流,我的问题是与母亲根本没有情感交流,比恨更可怕的是冷漠。
我羡慕母女间的亲密,同时也羡慕母女间的争吵,我与母亲之间像社会上的陌生人一样,我们客客气气相敬如宾,从来没说过一句过分的话,更没争吵过一句,我的所有心事也从来没有同她说过,连向她倾诉的欲望都没有。
所以我并不会与人建立联系,更难情感交流,最好的办法就是躲避人际关系,也就是所谓的社恐。
尊龙先生说:“人生中的每一段经验都会影响你,小时候的经历是可以跟你走一辈子。我不是特别会做人,我没有家,没有父母,没有名字,没有读书,没有童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不太懂。”
看到这句话我直接泪奔,这也是我想说的,但我偏偏有家、有父母、有名字,当我不会做人、不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我便猛烈地自我攻击,就像每一个抑郁的小孩一样。
当我真正地长大,读了很多书之后才慢慢明白,我其实和尊龙先生一样,我的内心是无依无靠的,我通向社会的桥梁是断裂的,我其实是个父母双全的孤儿。
这样的意识并未使我产生对父母的恨,更多的是理解。
我所生长的年代,我的家庭条件,再加上社会影响(计划生育、重男轻女等),我的父母尤其是我的母亲当时的处境亦十分艰难。
我的母亲本身就有抑郁倾向,她既要工作又要种田还要照顾我们,但她在大家庭里不被重视,父亲不善言辞,夫妻间缺少情感交流,婆媳之间也有不少矛盾。
阿德勒说:
如果女性对自己做母亲的角色不满,她就不会与孩子进行正常的联系。如果这样的话,在她的眼里,孩子只能让她讨厌,令她分心。假如孩子刚来到这个世上,面临的就是这种处境,那么,对孩子日后发展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把原因全部归咎于母亲。因为母亲的这种消极态度可能来自很多原因,比如说,她从小没有被健康地对待,她在婚姻生活中很少有快乐。在日常生活中,她可能经常有种无助感、一种绝望感。这对孩子都会有相应的影响。
海边漫老师的一篇文中说,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爱孩子的母亲。
但是我的父亲与那个时代大部分的父亲一样,都很大男子主义,他甚少关心我们,更少关心母亲,他在家中是很明显的统治者。
依稀记得当时每天晚饭之后,他都会把大圈椅搬过来,坐在屋子正当中看电视。我们想看电视剧,可他只看新闻联播,所以我从小就错过了很多剧集,长大后也没有追剧的欲望。
无助绝望的母亲、高高在上的父亲,还有我们姐弟三人,我是最被忽略的那个,从这个方面来说,我天生就拿了一手烂牌。
正因为如此,在成长的过程中我的精神数次崩溃,从而影响了一生的发展,直至结婚生子依然不能走出其阴影,但我一直在努力着,慢慢地自我疗愈,不奢望哪天能真正地好了,只想什么时候能完全接纳了这普普通通的自己,便也是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