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万物复苏,一切欣欣然。而我最为期待的便是榆钱饭槐花香。
榆钱儿虽没有香味儿,却也可以做出各式各样的美食,听老人们讲,饥荒的年月里“吃萝卜喝水三个月不沾面气”,甚至把榆树皮儿都扒下来煮水喝。我是一名八零后,自然没有经历过艰苦的自然灾害和食不果腹的岁月,但是榆钱饭——榆钱窝头、蒸榆钱、榆钱粥,每年都会准备一些,只需要把榆钱儿洗干净,再辅以高粱面、豆面、白面拌在一起,做成窝窝头,做成蒸菜便成为了美食。这些在祖国的北方尤其是山东山西河北最为常见。榆树的生命力旺盛,树干的纹理缜密,想要长成参天大树却需要很多年岁。
柳树儿发芽,榆钱儿刚刚探出头来,味蕾也蠢蠢欲动了。然而,真正的嗅觉味觉的盛宴则是槐花飘香时节。
记忆回到了非典时期,那会儿我读高中,非典来势汹汹,学校也全面封闭,即便是寄宿学校,也是一个月回家一次,而我已经有一个半月没有取生活费了,而我更为惦记的便是校园外那一棵棵探头探脑的槐树枝。终于等到可以骑上自行车回家的那天了,神清气爽的我直想流连在路两旁飘香阵阵的槐树林里……路上行人寥寥,一切都很平静,依稀可见一顶顶敞篷在树林间,后来才知道是外出务工回来的乡邻,也算是隔离的人们。没过太久非典过去了,人们重又回到了家中。那香喷喷的蒸槐花也端上了饭桌,黄河滩区的居民们在槐香阵阵中述说着家长里短。
每年五一前大片大片的槐树林都会吸引来赶蜂人,他们来自不同的省份地区,却有着同一个目的——采蜜。往往开着三轮车,载着大大小小的笼子,笼子里关着无数只嗡嗡直叫的“小可爱”,闻到了槐花的香气,蜜蜂们往返于花的海洋里,不知疲倦地劳作着,养蜂人风餐露宿,看到整片的槐花心里也乐开了花,只要天气晴好,没有雨水捣乱这一年的收成就有了保障了。
近年来,村子里的榆树槐树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栽种杨树,因为杨树三五年就可以成材,而榆树槐树虽然质地坚硬厚实,却需要很多年才能成材,受到了经济利益的冲击,家前屋后的树木也都换成了杨树柳树,只有那些年长者的屋角房檐下仍然生长着榆树,还有遗留在地下的槐树根长出的幼苗!仿佛这一切都在诉说着历史,倾诉着饥荒岁月里正是这些“唾手可得”的植物帮助人们度过了最为困难的时期。
槐花飘香的时节,带上孩子和家人,回到老家,吃一口榆钱儿饭,品一味槐花儿香,一切都是那么的惬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