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沟通工具。”“义务教育英语课程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体现其工具性的特点。只是在课标中未找到体现其工具性的相关表述。但是“用英语做事情”的表述应该是英语工具性的重要体现。课标中提到“教材设计的活动和练习应尽可能引导学生用英语做事情”以及“活动设计贴近现实生活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切实提高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从输入到输出水到渠成。”
据此我对英语语言的工具性这一性质的理解就是,让学生用英语解决现实问题,就是体现英语语言工具性的做法。
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也有人文性的重要特性。课标中关于人文的表述有“文化知识为学生奠定人文底蕴、培养科学精神、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价值观提供内容资源;”人文性这一特性课标表述过于笼统。我认为,英语课程人文性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向语文教学靠近。
近期在讲授人教版九年级英语Unit 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这一单元的Section A 3a和Section B 2b这两个阅读语篇时,我都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根据标题和图片预测文章内容,获取一些细节;
2.总体感知文章,以找中心句、主旨大意、关键词等方式梳理文章结构,把握行文逻辑;
3.品读文章细节,引导学生把握语言本身的巧妙和语言背后的蕴含意义、人生道理等;
4.提高站位,从更高一层看待语篇,开展指向核心素养的活动。
在语篇讲授过程中,我自己和学生都产生了不少新的“生成”,这些生成都是即时的。虽然在备课过程中我反复阅读了语篇,但在讲解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不少新的“生成点”。
在3a From shy girl to pop star这一语篇中,需要学生列出主人公Candy Wang在成名前后的变化对比,但教材重点表述了Candy现在的生活状态,而过去的情况需要学生倒推并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在我的引导和示范下,学生很自然使用上了used to结构的否定式(语法课调整到本课时之前上过了),说出了如“Candy used to hang out with her friends whenever she wanted.”这样的复合句。
而在2b He studies harder than he used to be.这一语篇中,我在课前备课时只是想到了找time markers这一想法来梳理文章思路。在听了一节公开课后我又发现了一个新的切入点,那就是用a ______boy来反映主人公Li Wen的变化。而在真正上课过程中,我灵机一动想到了用线条反映主人公的变化历程。第三点生成在第一个班只是在讲课最后才想到,在第二个班我就把这三个点结合在一起设计了板书。虽然板书更完善了,但由于我刻意想把学生往这一方向引导,反而有些刻意不自然了,效果也被削弱。看来即时生成也会让学生有一种灵感迸发的感觉,提前预设反而破坏了这一意外感。
还是在2b He studies harder than he used to be.这一语篇中,在第二个班讲时,读到最后一段“Li Wen’s parents had much more communication with their son than they used to.”我发现这与标题使用的是同一语法结构,而且具有因果关系。由此我用这两句话将全文串到一起。也是一个临时生成。
最后,我想说,备课时反复读课文真的是非常重要。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英语语篇也需要反复阅读,才能把握其中的妙处。即使如此,在课堂与学生互动中还是会有新的生成与发现,这也许就是教学的魅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