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莫言先生《蛙》有感

读莫言先生《蛙》有感

作者: 景天雪见 | 来源:发表于2022-05-13 10:39 被阅读0次

莫言先生的作品《蛙》不知不觉已读完,这部小说讲述了乡村妇产医生姑姑万心的一生。姑姑的父亲是八路军的军医,子承父业,系统地学习了接生法后接生了一个又一个婴儿,从而成为高密东北乡一带很有名气的“送子娘娘”。但是80年代开始,计划生育工作让姑姑从万人敬仰的乡村医生变成人人唾弃的“杀人恶魔”的巨大变化。

人们总是对生充满喜悦和希望,对于死亡充满恐惧。可以想象那个年代国家对提高人口质量的期盼,只是思想观念的转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万事开头难,一项新政策的实施初期或多或少会有不理解和适应期。更何况在思想观念陈旧的农村,可以想象姑姑工作的开展是多么艰难。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姑姑万心作为一名乡村计划生育干部,有被误解过、辱骂过、甚被人用刀子戳的血流满地。作者采用一些微妙的写作手法把在一个又一个农村妇女被劝去流产的故事写的既好笑又悲凉。基层的工作不好做,但姑姑身上总有一股职业女性的韧劲,她的个人魅力不言而喻,让人敬佩。

那个年代人口流动控制严格,超生者为了多生孩子,挖地洞,躲红薯窖。超生者和计划生育工作者如同打游击战一般周璇,为了让超生者主动投案还采用“连坐法”,殃及池鱼邻居,利用各种舆论压力,发动村民力量。但在80年代的农村,这项工作是不被人理解的。面对意外死亡,姑姑自责、悲伤后,依旧迈着坚定步伐搞工作。

为了这项事业她付出了半生辛劳,没有子女,到六十岁退休才草草嫁人。嫁给郝大手也是为了自我心灵救赎。那些被郝大手捏出来的娃娃就是姑姑对逝去的生命的忏悔。

她害怕听到蛙鸣,蛙鸣像婴儿啼哭。她害怕看见青蛙那圆鼓鼓的大眼睛,凉森森的白肚皮,像无数个婴儿瞪着眼睛向她讨债。青蛙身上的腥冷味让她想起手术台上取出的未成形胎儿散发出的血腥味。

“蛙”与“娃”同音不同调,偏旁不一样,无数个青蛙也代表了无数个未出生的娃娃。

当然,这不是姑姑的错,即使她不去做这些事也有别人去做。姑姑出生在革命家庭,她有着非一般人的意志和铁腕。她的站位高,舍小我,为了计划生育事业奋斗大半生。不能单纯的用善恶来评价她。只能怪她生不逢时。如果她生在当下这个时代,一定能够大有作为。

作为一名体制内职业女性,姑姑的一生是传奇且富有英雄色彩的。她对国家忠心耿耿,对自己毫不留情。这篇小说主要思想不仅局限于计划生育,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敬畏和赞扬。那些为了生育后代付出生命代价农村女性,如同蛙一般前赴后继,这不正是对生命的顶礼膜拜吗?

这部小说让我了解到我出生年代的一些农村故事,姑姑这个人物立体鲜活,值得仔细品读。

相关文章

  • --读莫言《蛙》有感 (《蛙》是莫言先生的一部长篇大作,作品意义之重,主题之深,令我深深折服。反复读过几遍之后,我...

  • 读莫言先生《蛙》有感

    莫言先生的作品《蛙》不知不觉已读完,这部小说讲述了乡村妇产医生姑姑万心的一生。姑姑的父亲是八路军的军医,子承父业,...

  • 读莫言《蛙》有感

    蛙是一部描写农村计划生育题材的巨著,书中借助姑姑的这个角色,向读者展现了自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四五十年的高密东北乡...

  • 读莫言…蛙

    这几日,除处理应急的事,剩余时间,不论白日,亦或是夜晚,总是捧着…蛙…这本书在看。刚刚读完最后一页,合上后,说不出...

  • 读莫言《读鲁迅杂感》有感

    读莫言《读鲁迅杂感》有感 韩同常 我看莫言此文意在颠覆鲁迅和...

  • 读莫言作品<蛙>有感

    <1> 昨天读完了莫言的一本写计划生育苦难史的小说<蛙>.刚开始读的时候,还不清楚关于计划生育的小说,为什么会用这...

  • 读莫言的《蛙》

    近几天,在读莫言的一本小说《蛙》,小说以第一人称蝌蚪的口吻叙述了山东高密东北乡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蝌蚪的姑姑万心...

  • 读莫言的《蛙》

    2012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消息传来,举国欢腾,随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读莫言的热潮。而我一直处于观望的状态,...

  • 读莫言的《蛙》

    这篇文字并非读后感,也没有标志的语言句式。只是我第一次读莫言的《蛙》,说说我自己的状态。 老实说,诺贝尔文学奖的《...

  • 晚熟的人的自我修养——读莫言《晚熟的人》有感

    晚熟的人的自我修养 ——读莫言《晚熟的人》有感 《晚熟的人》是我看过莫言先生的第一本书,虽然之前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莫言先生《蛙》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dvy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