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概览
体验人:小李
体验产品:微信6.1
使用机型:Samsung
系统环境:Android
体验时间:2015/1/24
第二部分 效果体验
打开微信,一个孤独的小人,面对巨大的地球站在那里,深刻地体现了微信的核心功能:私密交友。
图2为打开后的默认界面,顶部是黑底白字;中间部分背景为白色,显示最新消息;底部为四个标签:“微信”、“通讯录”、“发现”、“我”,标签活跃时呈绿色,不活跃时为白底黑框。
图2如图3,在QQ中,直接拖动未读消息的数目,就可以消去这些数字,将未读消息变为已读状态,这样避免了用户点击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不点击的话,又对下一次查看消息造成干扰。而在微信里却没有这样的设置。
图3我想可能是因为以下几点原因:
1、用户使用QQ比较早,所以上面的联系人和群很多,鱼龙混杂,还经常有一些新闻、邮箱提醒之类的消息,总之上面的信息非常杂乱。所以为了缓解杂乱信息对用户的干扰,QQ设置了这种方式。
2、相对于QQ,微信比较私密,微信上大多是自己比较熟悉的朋友、喜欢的公众号和服务号,干扰信息来源较少。同时,微信将所有的公众号集中放在订阅号之下,并且规定服务号每月发送消息的次数。因此,微信上的消息不会对用户造成太多干扰,为了不影响消息的点击率,微信也就没有采用这种设置。
图4为“通讯录”界面:
图4第三部分 任务走查法
任务一:查看公众号消息
步骤:微信->订阅号->公众号
优点:对于喜欢的公众号文章,用户可以直接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收藏以及点赞,非常方便。
不足:
1、公众号消息往往很多,有时候时间长了,就不知道哪些消息看过哪些没有看过。建议:对于看过的消息与没有看过的消息分别用不同颜色显示,如,看过的消息可以让它变暗一些,以区分开来。这种想法是基于百度搜索引擎,当用户点击某一条搜索信息时,该条信息会变成紫色(未点击的信息则呈蓝色)。
2、不能自动识别消息页面里的二维码。我在看消息时曾遇到过下图的情况,不知所措(我要怎么用自己的手机扫描手机页面上的二维码)。
图53、在阅读公众号消息的过程中,遇到喜欢的句子、作者推荐的书籍、微信号等有价值的信息,或者与文章产生共鸣时,没有地方可以及时记录下这些信息、感受、想法。虽然消息允许复制,但是只能复制一次,如果一篇文章中有多处有用的信息,我们就不得不一次次地复制、粘贴到记事本、再重写打开这篇文章,来来回回很麻烦。
建议:在公众号消息页面的右上角增加“记录”这一功能,用户可以任意复制、多次粘贴有价值的信息到这里,随时记下自己在阅读文章过程中的感受、疑问。(虽然已有“收藏”功能,但是收藏整篇文章太过笼统,用户不能自由选择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任务二:添加朋友
步骤:通讯录—>新的朋友—>搜索(微信号/QQ号/手机号)/添加手机联系人/添加QQ好友
下面分三类进行说明:
1、搜索微信号/QQ号/手机号
1)搜索微信号。当我输入小李的微信号“ ls*** ”时,搜索结果只有小李;当我输入“ ls ”时,搜索结果为带有ls的公众号(没有一个个人用户)。只有当微信号完全与个人用户微信号符合时,才能搜索到个人用户,否则只能搜索到相关的公众号。
优点:这说明微信在维护个人用户隐私这一块做得比较好,只限于熟人之间的社交(因为微信号、QQ号、手机号都是独一无二的,一般只有好友才知道),不像QQ,随便输入一个名字,就能搜索出一大把个人用户。
2)搜索QQ号/手机号。还没等输入完号码,微信已经将包含这些号码的QQ好友、手机联系人列出来了,直接选择即可。如果对方没有开通微信,用户还可以通过QQ或者短信方式向对方发送邀请。
优点:考虑到了对方没有开通微信号的情况,既为用户提供了方便,又借用户推销了自己的产品。
2、添加手机联系人
微信将手机通讯录里所有已开通微信的联系人按首字母从A—Z进行分类排序,并标明是否已添加。
优点:将联系人按首字母排序方便查找
缺点:这里没有将没开通微信的手机联系人显示出来。建议:应该在所有已开通微信的联系人的最后面,将没有开通微信的手机联系人也显示出来,并在每个联系人后面放置一个“邀请”的按钮。
原因:之所以放在最后面,是为了让用户优先考虑已经开通微信的联系人,不会对用户造成困扰。同时,如果用户在前面的联系人中没有找到自己想要添加的人,说明这个人并没有开通微信,这时候,失望的用户突然在后面发现了自己想要找的人,就会会心一笑,邀请朋友开通微信的同时,也为微信做了推广,何乐而不为;反之,如果用户没有找到该联系人,则会产生不好的体验,可能认为是系统遗漏问题。
3、添加QQ好友
点击“添加QQ好友”后,显示的是联系人分组(微信分组是从QQ分组中获取来的)。图6为我的微信分组,图7为我的QQ分组排序
优点:腾讯将微信号与QQ绑定,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直接将QQ私密好友转移到微信上来。
缺点:微信的分组排序似乎是随机的(我的QQ里常联系、最靠前的分组在微信里被排在了最后面),还有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我的QQ分组“高中”,在微信分组里变成了“ 我的好友 ”,还被排在了最前面。
建议:微信增设分组排序功能,最好能参考一下QQ的分组排序。
任务三:群聊
有两种方式:
1、从微信联系人里面选择几个人组建成一个群
2、面对面建群。和身边的朋友输入相同的四个数字,即可进入同一个群聊。这种建群方式比较新鲜、很有创意。
缺点:
1、建议添加一类建立群聊的方式:从标签中选择导入。原因:1、同一标签下的联系人往往具有相同的属性,更可能组成一个群聊。2、标签是一个比群聊更大的范围,从标签中选择导入,可以缩小用户的选择范围,同时避免用户在众多联系人中进行选择而遗漏了某个人,极大地方便了用户。
2、众所周知,群聊必须得三个人以上,否则就没必要建群了。在微信里面,发起群聊也规定了必须得三个人或以上。而我发现当我将三个人组成一个群,然后再删除一个人,这个只剩下两个人的群依然能存在。两个人组成的群一没有意义,二会对用户选择造成干扰。
建议:不仅要在建群的时候检查人数是否满足大于等于三,还要在群删除人的时候检查是否满足人数大于等于三,如果不满足,则应该提醒用户该群因人数不够将会被解散。
3、在建群过程中,我发现群聊列表里可以同时存在两个一模一样的群聊。
建议:在建新群的时候,应该检查已有旧群的成员是否与新群的成员完全相同,如果相同,那就没有再建的必要了。
图8任务四:标签
标签相当于QQ里的分组,以便于对联系人进行分类管理。
新建标签有两种方式:1、可以从联系人列表里一个一个选择,将这些人放到同一个标签下。2、从群里导入。
优点:“从群里导入”这一设置避免了用户从联系人列表里一个一个地寻找、添加。因为同一个群里的联系人一般都是熟人,他们往往具有相同的属性(标签),所以直接从群里导入,方便快捷、不会出错。
缺点:同一个联系人可以被放到两个不同的“ 标签 ”之下(如图9)。“ 标签” 是用来区别和分类的,每一个标签代表了各自与众不同的属性,里面的联系人按理只应该从属于某一类标签。如果一个联系人可以同时存在于两类不同的标签之下,很容易对用户造成困扰,同时也失去了“标签”的意义。
)图9本人大四学生一枚,第一次写产品体验报告,因能力有限,只能选取某些较为熟悉的功能进行描述,尽量做到详细。还望各位前辈多多指教,在此不胜感激。
网友评论
不过,你只是从自身的角度去剖析,你只代表一种用户,而微信面对的很多种用户
如果一个功能,很多种用户都需要,那才有必要去优化
建议,1 以故事情景去剖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2 可以以qq和微信作为对比撰写体验报告,现在的太散了
一个小的改动,是否会牵动整体的改动。
与QQ做比较,或者建议QQ的设计,是否有想过QQ为什么那么设计?QQ和微信的用户群体是同样一拨人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