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话”在日语中指的是世代相传的民间故事。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说故事,作为日本早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讲述的内容多为远古时期底层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状况与美好精神寄托,往往与都市或现在的生活大相径庭。
尽管以今人的眼光看来,其中的思想和思维方式颇令人费解,但作为一种过往文化的传承,我们对它的态度可以用德国19世纪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的哲学经典:“存在即是合理”来看待。也就是说,文化,不只需要被大众广泛接受,而且还要很好地传承下去。这也是日本民俗学家关敬吾毕生的期望。
在关敬吾编著的《日本昔话》中,集中收集整理了三卷日本民间故事集子,那些寄托了劳动人民朴实情感的活灵活现、善恶有报的久远传说得以再现。勇敢的《桃太郎》的故事在日本民间早已家喻户晓。但除了《桃太郎》,书中亦不乏其他许多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
比如:从黄瓜中出生,爱吃野老芋、擅长织布却因良善终被天邪鬼所害的《瓜姬》;被父亲与恶毒继母设计而失去双手,但因嫁给了疼爱她的丈夫,有了善良的婆婆,产子后虽历尽波折,继母与父亲终因对她的虐待而得到了惩罚的《无手姑娘》;因下凡洗澡而失了飞天羽衣,不得已只能嫁给凡人米开朗并生了三个孩子,最终在坏心眼的父神设计下,只能与已经登天的丈夫过着牛郎织女般日子的《天女下凡》等等。
如此种种短小精悍的故事折射出的是日本普通民众的智慧与哲思。相较而言,笔者最感兴趣的还是《猴女婿》的故事。它讲了一个在地里挖牛蒡而不得的老头为了诱惑一只猴子帮它干活,许愿将自己一个女儿嫁给它,未料猴子猴子果真帮老头挖到了好多牛蒡。这时老头虽后悔但也无济于事,只能找女儿们商量。大女儿和二女儿都不愿意,最后小女儿答应了,她让父亲为她准备一个很重很重的石臼、一根很重很重的杵、一斗米作为嫁妆。猴子来娶亲的归途,经过一条大峡谷时有一片盛开的樱花,小女儿故意让来迎亲的猴子背着重重的三样东西从奔流的溪水中摘一朵最顶上的樱花给她,但由于树枝太细、猴子背的东西又太重,于是倒霉的猴子就这样落入了河里,被湍急的水流冲走了,小女儿开开心心地回了家。
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用唯物主义辩证法来看,事物总有两面性。也许有人会说猴子的丧命是由于它的不识时务导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所有的民间故事抑或神话传说中,人与动物的结合本就很少能善始善终,如果不是猴子太贪心,妄想得到与自己并不匹配的姻缘,它也不会落得葬身深渊的下场。笔者对这个观点却不敢苟同。换个角度想,如果不是这个老头以嫁女的承诺诱惑猴子在先,如果不是小女儿为了脱身而对猴子生了歹心,原本一心追求美好姻缘的猴子怎会如此凄凄惨惨戚戚?不愿履行承诺可以当面说,不管能不能取得谅解,都委实不该让帮助了自己父亲的猴子丧命,如此恩将仇报,用心何其毒也?
还有《鱼妻》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家徒四壁的贫寒男人机缘巧合之下因帮助了老海龟,在它的指点下娶到了龙王的独生女。在美丽的妻子的操持下,家中从此发迹。但妻子有个怪癖,每天在客厅中间拉起隔扇沐浴时绝不允许丈夫偷看。但她似乎低估了人的好奇心。久而久之,丈夫终于按捺不住偷看到了妻子骇人的真身,原来她是一条大鱼化成的人身。由于丈夫违背了诺言,妻子走后丈夫独自带着孩子,家中又过回了从前那般缺衣少食的日子。那么,在这个故事的最后,又会有着怎样不同寻常的结局在等待读音呢?
作为乐府文化故事系列—《讲了一百万次的故事》中的日本卷,《日本昔话》无疑蕴含着朴素的民间智慧,并承载了许多秘密在等待着读者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把它作为孩子的睡前读物再合适不过,从中可以看到机智勇敢与知人善任的《桃太郎》;吸取因肖想本不属于自己的幸福而不幸殒命的《猴女婿》的教训;看似贪婪实则腹有乾坤的《买梦的男子》;最终靠自己踏实的品行与如花美眷过着似水流年富足生活的《田螺长者》……尽量多读书,读好书,如此这般,人生就比较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