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小节的标题是《山与兔子洞》,杰德在论述中引用了一句极富禅意的句子——“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又是山”,看来他受东方禅学的影响很深刻。山与兔子洞二者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联?山与兔子洞跟杰德的意识主导论又有什么关联?
弄懂了下面三组句子,也就能解开疑惑了。
1
见山是山=宇宙主导论
见山不是山=觉醒
见山又是山=意识主导论的梦境状态
在第一阶段——见山是山,我们是做梦者,看到的都是事物的表象,杰德将这种生命状态定义为宇宙主导论的梦境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把梦中的一切都当成了真实,包括自己。
进入第二阶段——见山不是山,杰德将这个阶段定义为觉醒状态。他认为,在这样的状态下,所有由情绪赋予力量的错误认知被移除,剩下的就是永恒的空无。永恒的空无是真正的现实。
“情绪赋予力量的错误认知”,怎么理解?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到尘境之后,会生起情绪(念头),情绪是有力量的,会带来错误认知。比如,我们一旦产生了愤怒、悲伤、恐惧、憎恨、厌恶等负面情绪,就会对人事物的认知带有明显的偏见。偏见即是错误认知。
移除负面情绪的力量,心灵就进入了永恒的空无状态,这种状态是心灵本来的状态。
如何才能移除情绪的力量呢?杰德没有给出答案。按照《金刚经》的开示,若生无所住心,也就是保持六根清静,情绪自然消融。
进入第三阶段——见山又是山,杰德是这样描述的:其中的确存在一座山,但同时又没有山。同样的山,不同的现实。他将这个阶段定义为意识主导论的梦境状态。
的确存在一座山,但同时又没有山,什么意思?以佛家的视角看,当超越了对所有相(山)的执着,既不着空,也不着有,进入中道,这时候看山是山,似乎又不是山。也像老子描述的“恍兮惚兮,惚兮恍兮”的混沌状态,也就是道的境界。
同样的山,不同的现实,什么意思?杰德如是解释:感知和被感知者没有变,感知者变了,错误认知消失了,滤镜被移走了,情绪的连接被切断了,魔咒也被破除了。
我们在前面说过,意识是由感知、感知者、被感知者组成的。三者之中,感知不会变,感知者和被感知者会变。只要感知者变了,即使感知到同样的被感知者,感知者所看见的现实世界就会变,也就是杰德描述的“同样的山,不同的现实”。
那么,感知者变的是什么?从视角学理论来看,变的就是视角。当感知者拥有了超越的智慧视角,就相当于移走了滤镜,错误的认知没了,生发情绪的连接断掉了,心头的魔咒被破除了,看到的是世界的真面目。
2
开悟之前,我在兔子洞里;
在开悟的过程中,没有什么兔子洞;
开悟之后,我又在兔子洞里了。
“兔子洞”这个概念引自影片《黑客帝国》,隐喻我们现实所处的世界,或者叫尘世。
杰德如是描述他的亲身经历:他自己曾经离开兔子洞,又重新进入洞里,但即使如此,他其实没有重新进来过,也办不到。即使身在洞中时,他也在洞外。离开兔子洞时,他并没有发现自己到底是谁、是什么、在哪里,而是发现了他不是谁、不是什么、不在哪里。
离开兔子洞,隐喻生命觉醒了,出离世间。重新进入兔子洞,意味着重新入世。所谓的离开,是生命境界的提升,其实并没有真正地离开。没有真正地离开,也就没有真正地重新入世。这时候,身子虽然在兔子洞(尘世),心却处于出离状态。心出离了,离于一切相的执着(包括自我),哪里还有“我是谁”“我是什么”“我在哪里”的疑问呢?
3
见山是山=做梦
见山不是山=清醒
见山又是山=清明梦
这个不难理解,开悟之前就是一种做梦的状态,把梦中的一切当成真实,也就是见山是山。开悟即是从梦中醒来,醒来之后再次进入梦中,虽然仍旧做着梦,但却是清明梦,可以瞬间抽离,回到完全清醒的意识。杰德说,从第二个阶段进入第三个阶段,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稳定。
上述三组句子,其实是从不同的视角来阐述了开悟者在三个阶段的生命状态,简要说,就是做梦——梦醒——再次入梦,这下我们就明白开头提出的两个疑惑了。
山和兔子洞都是使用的比喻,指的就是我们现实所处的这个世界。只有经过漫长的跋涉,才能从梦中醒来。醒来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巩固修炼,再次进入梦中,就是进入了杰德的意识主导论运作的梦境状态——清明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