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题李凝幽居》跟着赏析学古诗12

《题李凝幽居》跟着赏析学古诗12

作者: 空谷幽兰草 | 来源:发表于2021-03-06 11:36 被阅读0次

    《题李凝幽居》跟着赏析学古诗12

    文/空谷幽兰草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访友人李凝未遇的小诗,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于是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直通向荒芜的小园;园旁也没有人家居住。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明月清辉映照,万籁俱寂,老僧轻轻的敲门声,惊动了夜宿的鸟儿,引起它们的躁动不安,大概就是鸟儿从窝中飞出转个圈,又飞回巢中这个瞬间,诗人用僧人的敲门声反衬周围环境的幽静。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是写回归路上所见。过桥是色彩斑斓的原野;晚风轻拂,云脚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石”是不会“移”的,诗人用反说,别具神韵。这一切,又都笼罩着一层洁白如银的月色,更显出环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表明诗人不负归隐的约定。

    诗中只是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却因诗人出神入化的语言,而变得别具韵致。诗人以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等寻常景物,以及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寻常行事,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诗中的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无一不是寻常所见景物;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等,无一不是寻常的行事。然而诗人偏于寻常处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语言质朴,冥契自然,而又韵味醇厚。

    “敲”字用得很妙,而贾岛曾在“推”、“敲”两字使用上犹豫不决。

    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闯进自己的仪仗队。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

    韩愈听了,也加入了思索,良久之后,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静,拜访友人,还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再说,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称赞。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的典故源自于唐代诗人贾岛。现在比喻写作时逐字逐句思考的过程,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由“推敲”引出的典故贾岛与韩愈的故事中又想到一首好诗。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作《泊船瓜洲》,第三句最初写作“春风又到江南岸”,觉得不好,后来改为“过”字,读了几遍,又嫌不好;又改为“入”字,然后又改为“满”字。

    这样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字。他觉得有些头疼,就走出船舱,观赏风景,让脑子休息一下。王安石走到船头上,眺望江南,春风拂过,青草摇舞,麦浪起伏,更显得生机勃勃,景色如画。

    他觉得精神一爽,忽见春草碧绿,这个“绿”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个字吗?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想到这里,王安石好不高兴,连忙奔进船舱,另外取出一张纸,把原诗中“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

    为了突出他反复推敲来之不易的那个“绿”字,王安石特地把“绿”写得稍大一些,显得十分醒目。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生色,全诗都活了。

    这又是王安石“推敲”炼字的典故。

    “僧踹月下门”,喝醉了。既然醉了,干粹来个“僧醉月下门”岂不更贴切。然而,这些都属于玩笑罢了。

    古人都明白的做人的道理,“踹”或“醉”只是现实生活的一种真实的表现。实际上,人类渴求向上的突破,高品质的精神享受,现代都市里的文明人,不扰民。思绪里还是特认同“敲”字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档次和精神文明。一个“敲”字也更能衬出深夜的静。同样,一个“绿”字更增添了全诗的生色,也带活了全诗。

    学会思考,写文章需要反复斟酌、琢磨和推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题李凝幽居》跟着赏析学古诗1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ebj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