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脉悠悠

文脉悠悠

作者: 葭葭苍苍 | 来源:发表于2021-03-01 23:07 被阅读0次

关于文学,心里要有数,传承是大于创新的。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每一个时代都会诞生被后世追寻铭记的作品和人物,之所以流传千古足以证明经得起检验,那就是经典。

再说与时俱进这件事,其实是基本,不值一提。本身文学作品就应该站立潮头,引领时代的风帆。

从诗经开始,文学作品的魅力始终有增无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样工整押韵,意味无穷,极简的表述,直到今天依旧还是最受欢迎的表达。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声音未落就直接浮出了画面,感染力很强。

然后是诸子百家,星河灿烂,令人目不暇接。庄子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让人爱不释手,透过文字,我们依稀看到了一个不受名利诱惑,热爱自然,洞悉万事万物本质,但却守护好了自己内心世界的大师,游历四方,撒下很多珍贵感悟的文学家,影响了无数后人的三观,引领潮流很多年的一位可爱又幽默诙谐的人。

不论是老子,还是孟子,孔子,墨子……他们都秉持着自己的观念,在诸侯国的江湖风雨里颠沛流离着,但又不断完善着自己的思想,把它当作信仰一般坚守到死。他们每一位的作品和思想都深刻影响了后世之人,也包括现代人。

当然,鲁迅先生写过一篇《老子出关》,读来忍俊不禁,通篇都是一种认真的调侃,为了顺利出函谷关,被迫营业写下了《道德经》,然后影响了后世子子孙孙无穷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多么纯朴又充满哲理,足够抚慰每一个孤单的灵魂。

再到屈原,从作品到诗人的形象都特立独行,深入人心。我们何曾忘记过他,只有一代代不断刷新的记忆。每一个人都爱他,爱到骨子里。

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了文字,这让文学作品的传播更加顺畅了。

司马迁《史记》不仅仅是余老师心中的太阳,也是很多人心中不可逾越的经典,也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用极简练的文字,平实的表现手法,塑造了历史长河中那些生动得尤可触摸的历史人物,正因为如此,后世才能了解到最真实的历史人物的面目。余老师称其为古代第一笔,想必大家都没有异议。

魏晋时代,余老师首推曹家,以曹操为其项背。曹操其人,真是颇有争议。但最终,大家还是对其有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吧。一个有理想有抱负,勇于付诸实践的人,一个老奸巨猾满腹阴谋的奸雄,一个被政治抱负耽误了的文学家,一个极负个人魅力的历史人物。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类似的名句流传至今,仍然还是历久弥新。

紧接着是陶渊明开创的田园牧歌,一篇《桃花源记》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向往的生活。现代也有很多人对此心心念念,只恨无处可寻。

到了唐朝,诗达到了一个巅峰,全民爱诗作诗,李白杜甫已经是多少代人的男神,更逞论那些诗意与文采齐飞的经典名篇抚慰了多少灵魂,使得人们的精神更为舒展自如。

直至宋代,我们知道唐诗宋词,所以明确说来到了词的巅峰了。不论是婉约派的柔肠百结,还是豪放派的气吞山河,都能确切表达殆尽人世间一切的一切,不管是小情还是大爱。苏东坡的亲切可爱,早已渗透进了国人的灵魂。我们都爱苏东坡,爱他的真实超脱,爱他的睿智简约。

元朝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戏剧,是相比欧洲,我们的历史长河中出现比较迟的一个品种,一出现即巅峰,这种流星般划过的灿烂很快就归于沉寂了,且无处可追。

最后到了明清,就不得不提到《红楼梦》了。余老师说一部《红楼梦》,抚慰了500年的荒凉。张爱玲是它的忠实读者,路遥也读了很多次,而现在我们还在读,不知不觉就走到它面前,拿起来再也放不下。读到最后会有强烈的感觉,书中每一个人物都成了我们共同认识的人,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谈起他们,用他们的言行形容当下的人,用他们的故事感慨人生的万千变化。

至此,中国文脉的梳理接近尾声,但因为余老师阅读量太大,太渊博,文笔太好,所以不能望其项背的我们,也只能借由他的思路来走一遍这条线,心中有个大致的框架,若想产生出更有见地的认识,必定也得去做大量阅读笔记,进而才能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首先,把史记读起来吧。其次,红楼梦精读起来吧!

相关文章

  • 文脉悠悠

    关于文学,心里要有数,传承是大于创新的。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每一个时代都会诞生被后世追寻铭记的作品和人物,之所...

  • 北漠畅想

    莽莽北漠 驼铃铮铮 天地苍茫 云海长风 一种辽阔 一种平静 绵绵文脉 悠悠古今

  • 七绝丨题日照市东港区第三小学诗教

    文/秦溯之 建校悠悠五十年,书香雅韵两相妍。 胸怀翰墨延文脉,一片诗心问玉篇。

  • 晋阳随笔

    晋阳随笔 狄公故里,生民都邑。东踞太行,西峙吕梁。襟抱天下之龙城,控带山河者并州。汾水汤汤,文脉悠悠。乐天平易,晓...

  • 文脉

    写作缘由及目的:9月30日,我去了趟小学,原想见一下老师,可能是放假的缘故吧,老师都没在。我走进自己曾经呆过的教室...

  • 文脉

    诗藏磅礴气, 词蕴慷慨声。 文承千古事, 章载万世情。

  • 文脉

    《中国文脉》,你在看这个! 不是,是我老婆的。 哦!她是干嘛的? 她是老师。 她在哪个学校教书哇? 她在…… 老婆...

  • 平面设计练习作品《文脉》

    文脉,一条流淌在世界深处。文脉经过的地方,文明诞生……

  • 圣经文脉第一期课程第一小课: 如何认识圣经文脉?《序言与概括》第

    圣经文脉默想第一期课程 《序言与概括》第1课 圣经文脉第一期课程的第一小课: 如何认识圣经文脉? 圣经文脉是几千年...

  • 《中国文脉》读后感|所谓文脉

    “文脉既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称鹏。” 当年余秋雨教授便是因为中国文脉几乎隐没而开始执笔抒写这部《中国文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脉悠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ebz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