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有一个朋友,算不上特别好,但是能在一起聊几句。这个朋友也很普通,但是很爱写作,她给自己起了一个笔名,未来的伟大作家。
小林觉得很绕口,也很有趣,便每次见面都要说,“大作家,有没有新作啊?”
她便总摇摇头,“没有素材啊!”
然后,她便告诉他,写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有生活体验,像我们这样的小屁孩,去同学家里写作业都要事无巨细地和家长汇报清楚,哪能到处深入人间去收集素材啊。
而且,一旦有了一个主题,是马上要写,还是把内容纲要都反复推敲清晰了再下笔。如果是后者,哪有时间可消磨,改来改去自己都烦了,更不要说还在苦苦等待的读者。
小林不知道大作家说的读者是谁,至今为止,知道她写作并真正拜读的也只有他一个人。可是,他并不认为自己在等什么啊,并且,平时的语文考试,她的作文分还从来没有超过他的。
可是小林从来不提这个事情。她说的时候,他都认真在听。
她又说,最好就是有了想法就写。不过这样也有很多问题,写着写着,就感觉前面写的不好,也和后来写的合不上逻辑,开弓没有回头箭,不能总是因为觉得开头不好就反复更改开头吧,那岂不一直都在起点了。
小林觉得她说的很有道理,可是一连几个月都不见她拿出新的作品让他拜读了。他还真成了焦急等待的作者。
这天,小林突然找到大作家,很是神秘地告诉她,他有一个好的素材可以写,不过要保密。俩个人还拉了勾。
。。。
小林失踪已经一个星期,家里人把周围、汽车站、火车站、飞机场都找遍了,可是哪里也没有他的踪迹。
警察也把班上和同年级的同学都问遍了,唯一的线索就是外班的不认识他,同班的只知道他叫什么。问到她时,她一句话也没有说。
校长被教育局约谈后,小林班的班主任便以身体不适为由临时休假了。学校加强了保安工作。那些平时让自己小孩子独立上学放学的家长也不得不通过各种方式确保自己孩子上学放学的路上安全。
小区周边、学校周边到处都贴着小林的照片,本地的电视台也在循环发布寻人启事,就连出租车后窗上也在滚动小林家里的电话。
外面发生了这么多事情,小林所在之处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山洞里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大厅快要装不下了,还有人从四壁漆黑的小洞口里涌出,环道上也站满了人。
每个人神色紧张,相互交头接耳。山洞里越来越吵闹,小林几乎听不到自己的声音。
这时,小林身边有个人清了清嗓子。顿时,山洞里一下子安静下来,仿佛这里一个人都没有一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