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李白的这首《怨情》仅通过几点场景细节地捕捉,就将一段深闺幽怨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古至今情伤一直是最难愈合的伤势之一。即使医学发展到今天,也依然对此束手无策。
向往美好,追逐美好是每个人的天性。但是在追逐奔跑的过程中,必然不会一路坦途。当人们不慎跌倒时,如何有效地保护自己就成了首要问题。
从心理学以及生物学角度来讲,虽然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但爱与被爱的感受以及内分泌的调节机制,都只是个人的事情。是自己给自己的私人定制。对方之所以能给你带来这些感受,从冰冷的理论角度讲,只不过是因为对方是一个合适的刺激源。
曾经树洞精听到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位女孩遇到一位非常优秀的男士,男士对她也颇有照顾,两人就这样相恋了。某天女孩在打扫卫生时,偶然发现男士和自己在一起的期间,还和另外一个女子有极其暧昧的书信往来。
当发现那名男士并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爱她后,深受打击,想要跳海自杀。当她来到海边后,冰冷的海水和海风刺激了她的神经。她忽然间想到一个问题,如果对方并没有那么爱她,那她被爱的感觉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其实就像之前的理论所说,爱与被爱都是极其私密,及其个人的感受。当遇到渣男渣女时,如果我们不谈经济与身体上的伤害,单从感情角度讲,其实对方的离去只是撤走了一个刺激源而已。
从心锚效应以及社会交换论的角度看,当我们在一段感情或一个人身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等事物,必然会对其未来的产出产生期待。当这种期待落空,我们既会不适应,也会感觉自身受到了伤害。
由于每个人惯用的心理防御机制不同,在失恋这样的事情发生后,其受到的伤害以及对生活的影响也各不相同。不过无论什么样的防御机制,其本质都是消化负面刺激的过程。
想要以最快的速度消化这些负面刺激,以更大的框架解读这段关系,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我们形容某个人遇到事情看不开时,总会说钻牛角尖。
这个比喻既形象又富有哲理。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当对一件事的思考走入死胡同时,人们的关注点经常会被局限在很小的一块区域。在这片区域横冲直撞,就是不知道离开。
树洞精曾见识这么一位网友,他在网上询问如何报复前任最有效果。其实从后续大家的对话中,树洞精觉得他在问这个问题之前,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只是需要别人说出来。
果不其然,在一位网友提出,报复前任最好的办法就是,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活得更好,让对方后悔离开。之前提问的这位网友,也亮出了事先准备好的计划书。
树洞精觉得这位网友的做法,就是改变认知框架,扩大格局的良好典范。他将一段失败的恋情,重新定义解读。以自己的整体人生发展为基准,来应对这段感情的负面刺激。
对自己好一点,是每个人都会说的。但有很多人都做不到这句话。这里说得对自己好,不光是指物质上给自己的满足。更需要灵魂上认可自己。
现代许多人其实并非是不认可自己,更多时,压根儿就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在繁重的学习,工作压力中,忙忙碌碌,不知不觉一天乃至一年就过去了。根本没有时间停下脚步思考自己是谁,自己想成为谁。
当失恋这样的创伤事件发生,我们不得不停下脚步,包扎伤口。这时候即使挫折,其实也是成长的机遇。
每个人的人格中,实际上都有真自我和假自我两个部分。真自我以自己的感受为主。假自我以他人的评价为主。
有的人因为分手时,前任的一些负面评价。就开始自怨自艾。也有的人,将分手的过错完全归咎于前任。甚至不惜通过伤害自己的方式报复前任。这些都是假自我的一种体现。
至于真自我占主导权的人,遇到挫折时,以自己的角度作为出发点,该难过难过,该发泄发泄。但是难过完,发泄完。他们思考的必然会是如何让自己接下来的生活变得更好。至于其他人和前任怎么看,那关他们什么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