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到现在为止在我们家结束了。
大宝没在家,学校全封闭,环境好,没事。
大石身体素质好,只是嗓子不舒服,没有发烧。
主要是小宝和我。
小宝开始发烧就请假在家,他在家养病,我在家照顾他。
全程戴口罩,但是也没能幸免,可能就是免疫力低了。
孩子高烧38.6,换到我的时候,最高居然到39度。
两天晚上不能好好睡觉,腰腿屁股有时加上胳膊,肉疼的不知道怎么安放。
发现孩子生病了测了下确定不是复阳,买了一盒奥司他韦,70块。十小袋,他吃了六小袋三次,就好了。
我吃着退烧药,把剩下的两次奥司他韦也吃了,丝毫没有效果,温度从刚开不到37度,到后来38.5。
然后就选择打针,期间除了刚打完针,钻在被子里出汗出到被子像过水了一样,反过来盖,又过一遍水。
但是因为温度降下来了,所以能睡上一个好觉。但是过不了的多久又烧起来,期间还到39度。
门诊医生说,要不行你就去医院验个血测测到底是怎么回事。一般打个一两针也就能下来了的。
不过我还是坚信,所以今天上午又去找他打了一针,药也继续吃着,昨晚还39度,现在好了。
感觉腿又是我自己的了,真好。
期间有两件事需要反思一下。
一个是在陪伴孩子和自我疗愈期间,其实都可以看书,写文的,但是懈怠了。
关于读书和日更这两件事,我觉得有两个办法帮忙坚持。
读书给自己定下目标,比如一周一本书,或者一周两本书。把书页计算好,分到每一天后,就利用所有的零碎时间,来把任务完成。
这样就能完成读书任务了。
关于日更,应该给自己定下一个固定的时间来写作,比如早上或者晚上。这段时间就留给它,就一定可以完成了。无论头脑里有什么都可以写出来,所有闪过我们的头脑都是潜意识的显露,或者灵光乍现。都是有意义的。
这样日更任务也能完成了。
如果不这样做,生活中总是会有不断的意外事件,成为敷衍的理由,退缩的借口,成长的障碍。
另外一件值得反思的事,就是很久很久以前就知道到的,要让孩子多参与家务劳动,多体验生活。一直就能想到让他们刷碗擦地。
但是有时候就是不愿意合作,还因此闹得不高兴。其实大可不必。
目的是为了孩子多体验生活,多掌握技能,多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来。所有生活中的琐事都可以让孩子试试,他会很有收获。
这次我生病期间,小宝除了给我端水拿药,拍打之外,还做了几件他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的小事。但是体验本身就是财富,无论大小。
在他放学回来,我让他帮我把窗台拉上,推拉的那种,时间久了很需要费些力气。
“爸爸说我拉不动。”
“你没有试试怎么就知道你拉不动?试试呗。”
当他拉上后“这么轻,一推就拉上了!”
“是我小宝现在力气大了,妈妈现在就拉不动。”
我想喝水可是没有了,就让小宝去接水,用电水壶烧水。这是有着16个档位的烧茶壶。他从来没用过。
“有个最高水位线啊”
“看到了”
把壶放到托盘上又不知道怎么办了。
“你观察下”
“有个开关键”
“然后我忘记了是那个键,可以调节档位,第一档是烧水,你找找”
他找到了,把水烧来了,很有成就感。
今天是第二次操作,结果当我来倒水喝的时候发现水壶是凉的。
不过看到他玩游戏玩的正起劲呢,也就没在提这事。明天再来一次吧。
看到佛前莲花灯有一个灭了,我说“你来拿个新灯泡换上吧。”
他把莲花灯拿过来观察一下,又放回去。“它坏了”
“还可以用,明天过年的时候我们再换一套。灯泡在抽屉里。”
他拉开抽屉,拿出一个小灯泡。再把莲花灯拿过来,“装在哪呢?”
我没说话,他试着把灯泡放在花心的灯托里,慢慢转动起来,突然灯亮了。
他的眼睛也亮了。
然后他又慢慢旋来旋去几次,想看看到底临界点在哪里。
两个孩子都喜欢读书,那是因为我也爱读书,还给他们提供了好多书,而且现在对于小宝更是他喜欢读什么就买什么。
不喜欢动手,因为总是把做家务限在刷碗和擦地两件事。
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很多,都可以让孩子去探索尝试,他会喜欢的,也会做的越来越好。
做得多自然懂得多,懂得多自然更自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