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控制孩子吗?
当我们成人想要帮助孩子的时候,一定是建立孩子需要的前提下,而且是孩子自主的意愿,如果没有做到这些的时候,反而会本末倒置,没有尊重孩子的意愿而去帮助孩子,就会不知不觉的控制孩子,这不是孩子想要的而是我们想要的.
享享和爸爸一起选择了抽屉的工作,享享拿起小球就要放进小抽屉里,爸爸一把按住了享享的手并说:"享享你看抽屉有三个颜色,这是红色,黄色,蓝色,小球也有颜色,你看这个小球要放进那个抽屉啊?”爸爸拿着蓝色的小球问孩子。享享顺手放进了打开的蓝色抽屉里,他继续拿起另外的球,刚想打开盒子爸爸说:“享享你要怎么样啊?蓝色的抽屉没有关上”当爸爸说这些的时候,享享已经离开爸爸的身边,去做其他的工作了。
这时候成人可能会奇怪怎么不继续做工作了,孩子不喜欢没有常性?当然不是,成人不知不觉的干预并控制了孩子的自主探索的机会,反而阻碍了孩子。
我们习惯想要教给我们认为对孩子重要知识,这是后来我和爸爸聊天了解到的,爸爸说他就是想教给孩子认识颜色,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不喜欢,找不到问题出现在哪儿!甚至爸爸说我总是觉得我说什么孩子不愿意听。比起成人急切的心理,孩子是能够感受得到的,只是他们还不能具体的表达。
【写给家长的话】 没错就像那位爸爸已经意识到孩子不愿意听,其实孩子没有不喜欢这项工作,而是孩子不喜欢和爸爸这样的互动模式,成人不知不觉已经控制了孩子,他们没有自己表达和探索的机会,而是被动的按照成人指导的模式去完成成人所期待的结果。享享的离开在告诉我们他不喜欢爸爸这样,所以坐在爸爸后来说话的时候,享享基本没在聆听,这时候成人可能会觉得我说社么孩子不听,孩子不是不听而是不想听,长久以往对于孩子的聆听力是没有帮助的,他会主观屏蔽这样的对话模式。
享享现在2岁2个月,他还不能够用语言更具体的表达他的需求,而不喜欢的意志却潜藏着,所以他会身体的动作离开表示他的意愿(不喜欢),不过此刻对成人来说很难,我们要及时捕捉到孩子所提供我们的信息,成人要用心去感受才可以看到孩子真正的需求,当我们不确定的时候,可以把我们的猜想和孩子一起用语言说出来,如:首先爸爸在享享离开时,可以问问享享“享享还需要继续这个工作吗?”这个询问是帮助享享对自己离开的动作有进一步的确认,也就是让孩子对自己的动作与语言的使用实现匹配一致。
说到确认,我们要和孩子一起确认孩子是不喜欢这项工作本身还是,不喜欢听爸爸说话,这对于成人和孩子来或都很重要,通过前面的记录我们可以判定的是:享享在每次开始和工作建立关系的时候,爸爸的提醒就在无意识的阻止和干扰他。成人的干扰对于孩子的聆听能力非常干扰。
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要及时停下,并在孩子能够聆听的时候和孩子确认如“你刚刚是不是不喜欢爸爸打扰你,所以离开?”等类似的语言。
当孩子听到成人的询问的语言时,他会更具体的听到自己的感受,又如下次同样的事情发生,孩子会更具体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这对于成人和孩子的互动建构了更好的桥梁。
确认对幼儿而言很重要,因为他让幼儿拥有一个明确的沟通,为什么我一直提倡家长要帮助孩子说出感受,长久以来,对幼儿语言认知发展的明晰有帮助,另一方面幼儿能从大人的回应语中听到自己和他人说过的话语,这样地反应与确认,让孩子有确定感,对培养孩子清晰有觉知意识或自我肯定感上,都很有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