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三月,楼前花圃里的花还没有开。春的暖意并不是没有来过,可能是因为冠状肺炎疫情的缘故吧,春天来得都有些底气不足,有阳光的日子刚铺展开一两天,就被一股寒流给逼回去了。但是我知道应该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一棵草儿发芽一朵花儿绽放。
往年阳春三月,是田野里荠菜正嫩的时候。每年这个时间,都要约上三五好友,带着家人出去踏春游玩,挖野菜,放风筝。现在多想出去放放风啊,感受一下久违的阳光,汶河的水该涨了吧,巴山沟的李树该开花了,樱桃园的花也该打苞了。
可隔着窗户棂往外眺望。阴霾依旧笼罩着整个天空,灰蒙蒙的。整个文化路上,除了超市商店出售生活必需品,其他店铺都紧紧地关闭着。小区门口也都设置了检查岗,值班人员穿着隔离服,戴着口罩,为出门购买生活必需品的居民登记、测体温、消毒,临走还不忘叮嘱“尽量少出门,好好在家待着。”整个大街上就只有一个标准的女播音员的声音,被几辆防疫宣传车辆载着,在街道上四处回响。
儿子今年高考,学书法专业,本来二月份全省联考,可疫情来得太突然,和所有的学子一样,他们的学业都是未知数。我心里又平添了几分焦虑,但是又不能在儿子面前表现出来。儿子很自觉,书法、文化课统筹安排。眼下,练书法的宣纸没有备用的了。赶紧穿上外套,戴口罩,消毒,武装完毕,驱车转了一圈。所有的店铺都大门紧闭,别说是卖宣纸的店了。只好联系他以前的书法老师,于老师也没存货。
不一会儿,热心的于老师来消息说光彩市场的一个店里有,定好下午2点去店里。一波三折的是,店主只卖价格高的那一种,其他的不卖。趁火打劫的什么时候也有,我有些气恼地抱怨。
于老师又给联系了一家。谢过于老师,赶紧到了老县衙的一个小区门口。说明缘由,过了入门关卡。店老板正在门口等着,大约六十左右,身形瘦削,戴着口罩,看不见脸,眼睛笑得弯弯的,眼角堆起的纹路很和谐地呈扇形散开,眼睛里透着善意的热情,让人很舒服。他身后的店面不大,挂着白底黑字的招牌,字是楷体,遒劲洒脱。老板打开店门,我赶紧给儿子视频,让他看看宣纸的型号。老板踩上高凳,从西墙最高层的货架上拿了下来,动作很利落。这才注意到店内的布置,店面朝东,进门靠左有个小操作台,收款、刻字用的。三面墙,北面墙上的货架上全是毛笔,西墙的货架全是宣纸,南墙的货架上是各种字帖。柜台是沿着北墙西墙成“7”字形,整个店铺古朴、典雅,蒙着一层怀旧的色彩,仿佛八九十年代的感觉。框口上方贴着一幅行书——苏轼的《定风波》,刚柔并济。儿子喜欢苏轼,常临他的《黄州寒食帖》,不光喜欢他的书法,还有他的诗词文章等关于他的一切。我心中不由地有一种替儿子找到知音的感觉。
“您喜欢苏轼?”
“嗯,他是我的偶像。哈哈哈!”老板很骄傲地说。
“我儿子也喜欢他,在临他的字帖。”
“是《寒食帖》吧!现在的学生能喜欢苏轼,不简单啊。”他看着我,笑着说,“读苏轼的诗词,临摹他的字,收获会很大。苏轼不是做官被贬到湖北黄州的吗?”这位老先生真是知识渊博,我心中暗暗佩服。
“《黄州寒食帖》就是当年苏轼三月清明时节,从黄州到沙湖,再游蕲水,作了一次短暂的春游后写的。身受磨难却也苦中作乐,在那么艰难的日子里,他还能有童心雅趣,对生命充满着赤诚热爱,确实难得啊!”我不自觉地深吸一口气,仿佛被老先生的身上散发出的一种无形的气场感染到了。那是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力量,一种淡然、笃定的人生态度。
“还需要毛笔吗?都是我自己手工做的。”老板谦虚地笑了笑。接着给我们娓娓道来各种毛笔的分类、做法和用料。选好了纸和笔,还没等我们开口,“这个时候你们能来我的店,是对我的信任,打八折。”此时,我对老人的敬佩又增加了几分。
微信扫码付了钱,正准备走。老板却拿起我们选好的三支毛笔,边坐到操作台前,边说:“稍等,给孩子刻上几个字吧。刻上名字,再刻上——孩子今年高考对吧?那就分别刻上金榜题名、一帆风顺、紫气东来吧,给孩子祝福,也给咱国家祈福。”
“哎,眼下这形势还不知道——”我有些感慨。
“不用担心!还记得2003年非典那年吗?这也是老天爷逼着人闭门思过,反省啊!我们在家宅着,难得的清闲,外面有好多医生给咱们担着呢!在家好好陪着孩子。车到山前必有路,相信国家,相信政府,上下一盘棋,一定能扛过去的。”老板停下来手里活儿,拿着刻刀,弯弯的眼睛从老花镜的边框上方看着我,笑津津的,眼神里有一种坚定。
我有些汗颜自己没有老人家的觉悟与胸怀,现在只有使劲点头的份儿。
只见老板吹了吹刻字的粉末,又用绿色粉笔来回蹭了蹭,字迹就显现出来了,和招牌上一样的楷体,一样的遒劲洒脱。
走出祥宝斋,天已经放晴了。过了小区出门关卡,临走时,给我查体温的大姐亲切地提醒我,“回家一定在门口抖抖衣服。手、鞋、鞋底,还有门把手,都用酒精消毒,记住了吗?”等到我的确定回答后,又像是在安慰我,“一定会平安过去的,老天刮风下雨也得有个时候啊。”
我坐在车里,心里暖暖的。往远处看,天空很蓝很蓝,环山路上一路鸟语花香。
春意已经挂满了树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