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回想我们与孩子互动时,是否给孩子太多“条件”。
比如:赶快把作业写完,我就让你玩手机。
比如:再不去洗澡,一会儿不准看电视。
再比如,如果在学校做完课堂作业,老师签字通过,回家让你玩手机。
类似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家庭中上演。不论是父母还是父辈。
你是否发现孩子们与我们互动时也是各种条件。
我们不断要求孩子,孩子不断向我们索求,彼此在条件中相互博弈,这中间似乎少了点儿“无条件”的关爱与互动。
虽然对缺乏内驱动(内在动机)的孩子,这些外在的奖励是具有吸引力的。但过多的条件不利亲子关系的发展。因为太多的条件,有时会让孩子只注意到眼前可以对换的物品或权利。而忽略了父母对他们的爱与关注。
对于父母来说,确实要谨慎观察,孩子是否能够自发性的去做事。引导孩子自发性去做事是父母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能力。允许反复,只要改变都是痛苦的,家长给孩子成长的时间,静待花开。
这几天家里娃迷于电子游戏,我本身内心是抓狂的,但我知道我不能强行制止,这种会越控制越控制不好的,问题即便我知道我也会有发火的时候,特别是家里还有宠着的长辈,所以我先和老人约定好,就说妈妈不允许玩手机不能给手机,为了这个我与我爸妈冲突了,我们都爱孩子,可是如果游戏上瘾我问爸妈,你们负责嘛?所以不要拿手机给孩子玩。效果有,但不明显,于是我让孩子彻底玩手机,然后他作业完不成着急,晚上10:00才写完,第二天自己主动删除游戏。需要让他理解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开学三周,我和娃起过很多冲突,我自我反思,娃在这个过程中脾气差,同我前一段时间自我情绪没控制好有关,这两周我在调整,其实娃也是在调整的。
难道他删除游戏之后没有再想玩过吗?当然有想过,所以当中也会有反复,可是我们约定好每天9:00上床睡觉就可以有30分钟玩游戏攒到双休日的时候玩,双休日把所有的作业全都完成了之后他可以有半天时间,他玩游戏也好,看电视也好,都随他支配。
引导是要针对孩子特点的,并不是所有孩子都一个方法,可是我们作为父母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才有对应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