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打工魂,打工的路人你我同行。所谓打工就是从事工作。在之前打工多指农村人背井离乡到经济发达地方工作。打工者经受身心的艰难困苦,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对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及城镇化做出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而现在所谓的打工不仅是农民外出工作,对于我们这些即使坐在办公室工作的也是打工人。只要不是有自己的公司的,在别人的公司上班的都可成为打工人,都是在为了生活所需的碎银几两,出卖我们的时间,出卖我们所具有的能力,在公司的一个岗位尽职尽责,付出自己的青春,在奋斗者,在努力着。
职场的我们,或许会想,我们的能力到底值多少价值,这个价值又可以为我们换来多少的薪资,所有员工的薪资在每个月结算时,又占比了公司支出多大的费用比例,这些成本是否还可以进行阶段化调整?
人资的作用不仅仅是要给企业招聘到合适的人才,还要为在岗员工能提供最大化的培训技能,提升岗位能力,将岗位职能更大化的提升,从而使办公效率最大化,以此来降公司的成本运用的性价比超值。而很多企业的人资,除了在招聘上做的尽善尽美外,在员工成本上的把控做的却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有的是如上面,给员工提供好的培训机会,提升岗位效能;而有的确是通过考核kpi来拉低员工的绩效薪资,从而变相降低一部分成本,殊不知,这样的方法虽然可以一时降低公司的支出成本,却在很大程度上,伤害到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合理的kpi和非合理的kpi考核,可以存在的时间是否长久是不一样的。

那人资是否该为人均成本负责呢?
1.热衷于表面热闹
从2016年起,就有各种付费类知识内容APP,直到现在的短视频,直播平台等等,在倡导大家看的同时,是否会想这种习惯是否会坚持,是否和员工的工作,生活有关联,是否有反思过,这些东西真的有用么?对提升每个人的岗位工作效能是否真正有用么?
2、不重视实践
好的生活技巧来自于对生活的磨练和对经验的积累。当我们一边想要员工创造价值,给个课程听一听,就要获得实用性的价值,而不是要听过之后,让员工亲自去实操下,去获得实践之后带来的真正收获,从而得到最大化价值。
3. 你会在一个公司或者一个岗位待多久?
有的人说我对公司很忠诚,工作3年以上都没有换地方,有的人资却把这种视为无能?不是每个人都有很好的机遇,也不是每个人都追求一时的高薪就调岗或者离职跳转到别的公司。看待一个人的岗位最大价值,工作时间长久不是判别的第一条件,而是要看在公司的这些年,员工都经历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如果在这些年,经历着不同的岗位,每个岗位都可以胜任,即使在级别上没有晋升,这也说明在岗位技能上有了自己的晋升,而这些如果人资不用心去观察的话,是看不到这些员工的变化的。
你会在一个岗位或者一个公司待3-5年或者更久的时间么?你会为了让公司变的更好,让员工变的更好,而去要提高员工的岗位技能,提升岗位的胜任度,进一步促进个人和组织的绩效提升,而不是设置不可能的kpi考核,优化员工工作时间,而不是效能不够,就来拉长员工的上班时间,用此来压榨工作时间,提升员工投入,让成本表面显得利益最大化。
一个好的公司,定是大家一起努力,在一起,梦想在一起的氛围,而不是给多少薪资,只做多少本岗位的事。人资在中间起着很大的润滑作用,人资可以不用为人均成本负责,但是得为整体的人均岗位技能负责,在同样的支出成本上,将技能优化到最大。而作为员工自己,要时刻考虑,现在的你,假如离开自己当前所在的平台,是否还会有第二个或者第三个,你可以待的平台呢?所以与其让别人来催着你成长,不如自己自觉的去成长,你觉得呢?
网友评论